打造国字号名片,今年郑州再添多家博物馆和遗址公园

25.03.2023  18:41

顶端新闻记者 张弋 文 通讯员 王羿 摄影

2022年,是郑州文博考古事业花开结果、惊喜连连的一年。

伴随着商都遗址博物院建成开放、第九届博博会圆满收官、郑州商城出土金覆面等消息出炉,使得郑州多次喜提全国大热搜,让世人对这座有着3600年历史的古都又有了新的认知。

今年是郑州市文物局局长顾万发履新首年,刚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完两会的他,又将带领郑州文博考古事业走向何方?

3月25日,顶端新闻记者在郑州市文物局长会议上了解到,今年郑州又将致力推动多个大项目建设进展,其中包括人们熟悉的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黄河国家博物馆。此外,郑州还将在夏商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打造“两座夏都、两座商都”的文化品牌。

黄河国家博物馆建设有了新进展,新郑启动“博物馆之城”建设

近年来,集纳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考古遗址公园已经成为了可供市民们选择的又一处假日休闲胜地,特别是位于郑州市中心的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哪怕在工作日,依然游人如织。

管城区文旅体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管城区先后对郑州商城城垣遗址公园进行了多次环境提升,逐步将4.5公里城墙以焕然一新的姿态重新呈现在世人眼前。通过打造遗址博物馆、南城垣缺口展示馆、打造形式多样、体验感强的展示形式,形成以点串面的文旅竞聘路线。2022年12月,郑州商城正式成为第四批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

该负责人说,今年争取第一季度完成东城垣遗址博物馆、宫殿区考古中心建设,第二季度完成东南城垣考古研学中心、南超能源缺口展示馆、传统民居修缮展示、近现代建筑南乾元街75号院复建工程等项目建设,将管城文化充分活化利用起来。

惠济区文旅体局负责人表示,黄河国家博物馆项目争取在9月底前完成机电安装、景观绿化、广场及水系施工等建设任务,汴河遗址公园计划6月完成设计招标工作,10月底完成前期手续,具备开工条件,并积极协调推进西山遗址生态文化公园控规完善及批复工作。

2022年,巩义宋陵、双槐树遗址分别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河南省第一批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为未来巩义重要遗址保护指明了方向。今年,巩义将依托上述重点项目,打造国字号名片,提升巩义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

新郑市文广体旅局负责人介绍,今年新郑将启动博物馆之城建设,并纳入“十四五”规划中,鼓励吸引社会力量共建、共管博物馆,推动“私家珍藏”走向“社会共享”。推动裴李岗遗址博物馆、新郑市博物馆新馆和郑韩故城遗址博物馆立项、规划和建设。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备受关注的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设计工作已基本完成,中国仰韶文化博物馆于2022年6月底主体结构封顶,现阶段正在进行机电安装和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此外,陈列展览课题研究已结项,展陈大纲已编制完成,正在进行展陈形式设计,待博物馆建筑完工后进场实施,园林景观工程也已基本建设完成。

在“天地之中”登封,大周封祀坛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也正在进行中。登封市文广体旅局负责人介绍,当前一期工程已完成84%,武周文化展示中心主体建设已完成,观星台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岳生态文化公园完成建设总进度80%;此外,新密也计划用两年时间,建成魏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郑州要塑造“两座夏都、两座商都”鲜明文化品牌

在会上,郑州市文物局局长顾万发特别提到,今年推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建设。

顾万发说,具体说来,要以“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为总目标,分专题开展郑州地区仰韶文化、夏文化、商文化研究工作,推进王城岗、新砦、郑州商城、小双桥等四处夏、商王都考古研究与遗址公园和建设,从而塑造“两座夏都、两座商都”的文化品牌。

今年,郑州还要举办“郑州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全国重地高峰论坛”,谋划中华文明主题乐园项目建设,参与郑州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中华文明通俗读本编写,谋划“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重地”专题系列陈展。

顾万发介绍,在考古研究层面,今年还将依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加强考古研究阐释、遗产保护活态化展示,加快推进双槐树、大河村、东赵、郑州商城等重要遗址保护利用项目建设,全面塑造“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主品牌,开展全城文物保护利用示范性探索。

今年是顾万发履新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文物局局长的第一年。在他看来,作为人大代表,首先要加强调研,要真正清楚人民群众的需求,其次是加强在专业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提出民众亟需的、有专业性的、有价值的建议和议案。

顾万发说,未来四年,他将继续脚踏实地、深入基层,结合本专业工作,按照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目标,让更多的文化遗产活起来,从而惠及公众。

“郑州有数不清的重要遗迹和文物,例如北斗九星遗迹、金覆面等,今年还是莲鹤方壶出土100周年。我们未来要持续加大对遗迹文物的数字化制作,并注重其传播过程中的艺术创意,依托数字化技术提高文化遗产惠及公众的水平和质量。”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