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低收入者每年可领1万救急保障 户籍不限制

05.08.2014  13:59
  生场大病,医疗保险、低保救助都用了,还是有窟窿堵不上怎么办?“郑漂族”突逢工伤险祸,掏不出钱谁来“江湖救急”?昨日,郑州市政府下发关于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即日起,城乡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困难“郑漂族”,除了其他医疗等社会保障外,可以每年申请最高1万元的救急保障。
  
  规定
  
  救助对象是哪些人?
  
  “郑漂族”首次列入临时救助体系
  
  通知显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城乡低保标准2倍的低收入家庭,以及当地人民政府认定的其他需要救助的困难人员均属于救助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不是本地户口的“郑漂族”,只要满足就业一年以上、有固定居所,那么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人户分离(经常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一致)困难家庭人员也在救助范围内。
  
  “这是人户分离困难家庭人员首次列入临时救助范围。”郑州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涂擎表示,比如有困难进城务工人员出现工伤的情况,他们是城市的一分子,临时救助应该突破户籍限制。
  
  救助范围包括什么?
  
  事故、疾病、意外造成的家庭困难
  
  有病、有难、紧急、困难是临时救助的原则,根据通知,有以下情况的在救助范围内:
  
  1.因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在扣除基本医疗(含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下同)报销部分和医疗救助等其他社会帮困救助资金后,个人负担的医疗费数额仍然较大,家庭基本生活困难的;
  
  2.因家庭成员遭遇交通事故、火灾、溺水等人身意外伤害,在获得各种赔偿、保险、救助等资金后个人负担仍较重,家庭基本生活困难的;
  
  3.其他特殊情况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
  
  不过,病、难也要看原因,下列情况则不在救助范围内:1.因交通肇事、打架斗殴、酗酒、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造成的自身伤亡、财产损失导致家庭困难的;
  
  2.家庭有就业能力的成员无正当理由拒绝就业,不自食其力的;
  
  3.拒绝管理机关调查、隐瞒或不提供家庭真实收入、出具虚假证明的;
  
  4.因流域性水灾、旱灾、风雹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较大范围社会性灾害的救助不适用本范围。
  
  救助标准是否一样?
  
  每年最高1万,各区有自定义空间
  
  临时救助金属于
  
  一次性救助
  
  每次最高为5000元
  
  临时救助同一事由一年内不能重复申请
  
  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每年享受临时救助的次数
  
  不超过2次
  
  通知同时规定,临时救助标准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造成家庭生活难以维持的临时性、突发性困难类型确定。
  
  1万元是否就此封顶?窟窿大小决定钱的多少吗?“郑州市的文件是原则性的,1万元是规则中的上限,临时救助为属地管理,比如有些区县市条件好,可以给予更多救助。”涂擎表示,各区还会继续出细则,目前就不同对象的补助标准并没有“一刀切”,求助对象可以到各区咨询。“原则上,最急最困难的,肯定优先支付优先多付。
  
  解读
  
  重大疾病有没有特定范围?
  
  弹性控制,是否困难是终极标准
  
  “相对于卫生系统的大病病种规定,民政部门的这个临时救助工作比较弹性。”涂擎表示,我们的终极判断目标,是该人员或家庭在接受了低保、医疗救助等项目后依然面临经济困难,那么我们就要伸出援手。“对于一个低保户、困难家庭、进城务工者,可能2万块的手术费就能让生活无以为继。
  
  “这个判断标准就是以支出性能力判断。”涂擎继续举例,假设一个家庭本身可能有一些收入,但是大病让他们家庭的支出猛烈增长以至于无力负担,符合相应条件就可以申请临时救助。
  
  郑州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邴复合表示,临时救助此前在郑州已开展,如金水、二七两区今年上半年分别救助35户(次)、18户(次),这次文件是从全市范围内做系统固定。
  
  申请时有没有起付线?
  
  无,最后一道兜底救助
  
  “补助申请也不看起付线,因为对于苦难家庭来说,可能5000块钱就能绊倒。”涂擎举了低保家庭的例子,假设一个低保家庭生病住院后,除了新农合或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外的自付部分是1万块,他可以享受50%的低保救助即5000元,如果还比较困难,也就是他剩余的5000元都拿不出,就可以申请临时救助。“所以,临时救助是第三道兜底保障。
  
  “我们是通过调研来最大限度地接济最贫困家庭和人员。”涂擎表示,一般在第一关新农合或城市居民医保中,已经报销了六七成,低保补助又报销了约两成,剩下的就是临时救助来承担。
  
  申请
  
  申请多久才能拿到救助金?
  
  一般20个工作日办结,允许“绿灯加急
  
  申请临时救助要以家庭为单位
  
  本市户籍的: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
  
  非本市户籍的:由户主向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
  
  受申请人委托,村(居)民委员会可代为提交申请,除户口(人户分离的需提供就业、居住证明)外,还要提供相应因病或因灾证明。经乡镇、县级两级民政部门20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结,情况紧急的,由县级民政部门直接受理。
  
  申请救助需出具以下证明材料:
  
  1.户口簿和当事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人户分离的还需提供就业证明和居住证明;
  
  2.因病住院的提供入院、出院证和病历首页复印件,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单据原件;
  
  3.因灾的提供家庭财产损失清单和相关证据,家庭财产入保的,提供保险部门的财产损失评估报告书;
  
  4.各类意外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责任认定及赔偿认定等相关证明材料;
  
  5.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根据各区县市相应规定);
  
  “比如一场火灾把家烧了个精光,饭都吃不上,我们能再让他一定交材料吗?”涂擎表示,通知特别规定了“绿灯加急”,可以直接到本人属地(县市区)申请。“临时救助并非后置型补助,只要有需要只要符合条件并申请,可能申请者还未出院或者蒙难后,就能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