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今年"好天"已达75天,同比增11天!你给绿城空气打几分?

18.07.2018  20:32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段伟朵

18日,驻豫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座谈会在郑州举行。连日来,驻豫全国人大代表探凤山、看龙湖,实地查看地方立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实效。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目前,郑州市共制定和修订生态环境保护类地方性法规21件,包括绿色发展类、污染防治类、生态修复类等各种。截至7月16日,郑州"好天"已达75天,同比增加11天。

【立法】21件地方性法规,守护郑州的"蓝天白云"

连日来,温度很高,但参加驻豫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首次专题调研活动,代表们监督的热情更高。

在18日举行的专题调研座谈会上,郑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红战介绍了郑州市近年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工作:目前,郑州市共制定和修订生态环境保护类地方性法规21件,占据郑州市现行有效法规总数的31.82%。其中,专门性生态环境保护法规15件,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内容的法规6件。

记者查询发现,这15件专门性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中,郑州市的矿产资源、基本农田、饮用水源、滨河公园、农产品、生态林、城市园林绿化、湿地、大气污染防治等均有了"专属条例";而公共场所禁烟、节约用水等条例则更注重树立公众的绿色发展理念;而嵩山历史建筑群、郑韩故城遗址则也拥有专门的管理条例,旨在促进文化产业及旅游业发展,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机动车】全国首家安装机动车遥感检测设备,三环内机动车限行常态化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郑州市在机动车防污治理方面狠下功夫,不少生活在郑州的市民应该都感同身受。

据介绍,郑州市已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16.5万辆,黄标车全部淘汰完毕;优化交通结构,市域快速通道建成10条360公里,打通支线路网407条,快速公交形成"5主62支"运营网络,成网率全国领先。郑州市更换新能源公交车1550辆,目前郑州市新能源公交车辆达到5993台,占总车辆数的93.35%。

此外,郑州市创新开展"1039+2"移动源管控执法:2017年全国首家一次性安装10套机动车固定遥感检测设备并实现联网,设置39个人工卡口。2017年9月14日正式运行以来,遥感检测车辆621.4万余辆次。

强力推进"两限一禁",四环以内国四标准以下重型柴油车实施限行;三环以内2017年12月份实施单双号限行,2018年起机动车常态化限行(工作日每天限两个号);今年6月1日起,绕城高速以内国Ⅱ及以下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

【实效】今年郑州"好天"已达75天,同比增11天

一系列措施,收获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效。代表们专题调研期间,天气虽然炎热,但却是蓝天白云,让人心情舒畅。

具体数据方面,截至7月16日,今年郑州优良天数已达75天,同比增加11天;沿黄河大堤建起一道宽1100米、长74公里绿色屏障,郑州城市周边森林面积持续增加,基本实现"森林围城";郑东新区龙湖、龙子湖、象湖先后蓄水连通;经开区规划建设"蝶湖""荷湖",打造"龙渠""凤河",构建生态水网,实现"以水润城"。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