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中原路涵洞桥瓷砖烂了补补了烂 曝光7年未见好转

14.08.2014  10:50

2013年

瓷砖脱落的毛病还是没治好

2009年

市民发帖曝光“墙脆脆”

2007年

瓷砖打补丁墙壁灰着脸

…………

脱落的瓷砖,既危险又碍眼。

□记者郭致远文闫化庄摄影

阅读提示|昨天,郑州市京广路福寿街之间的中原路涵洞桥瓷砖,又脱落了,碎了!自2007年以来,这里年年“碎碎”的场景,已不稀罕。每年郑州市政部门要花费10多万元,更换面积更是达四五百平方米。瓷砖频繁破碎,除了人为破坏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经受不住涵洞上方驶经火车震动”。事实果真如此吗?修修补补的局面,何时终结?大河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背景

2007年5月起,郑州对金水路、花园路、中原路、未来路、中州大道进行精品街改造。当时,郑州市精品街综合整治工作协调组负责人在接受省会一家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精品街改造“是为提升郑州的城市品位,改善城市形象,优化人居环境。改造后,力争10年内不再动(不破路)。”随后,中原路涵洞桥近1万平方米的墙面,被镂空粘贴上瓷砖。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些瓷砖上墙后,频繁破碎。

现场|涵洞桥瓷砖多处损坏

王宝喜,是郑州市二七区一名巡防队员,他和队友巡逻的区域,就包括中原路涵洞桥。从2007年至今,他目睹该涵洞桥“变脸”后,带来的诸多问题。

“这个涵洞,夜晚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据王宝喜介绍,中原路涵洞桥供非机动车、行人通行的过道,墙壁上粘贴的瓷砖,几乎每天都有损坏。它们有的掉落到地面,有的碎片在悬着,夜晚行经此处稍不留神,就会被弄伤。王宝喜说,这处涵洞桥除了瓷砖掉落外,其上方的吊顶也出现了脱落、破损情况。

8月13日傍晚,记者来到中原路地下道探访,看到这处涵洞桥共设置了5个通道,由北向南依次编号为1、2、3、4、5号。这当中,1号、5号涵洞,设计为非机动车道、人行道;2号、4号涵洞为机动车道;3号涵洞,是中间的四个机动车道。

在1号、5号通道内,有骑车的,有步行的,行人络绎不绝。加之被数十个摊贩占据,约1.5米宽的人行道非常拥挤。不少人步行通过的时候,只好紧贴瓷砖墙。

而该区域内,至少有20块瓷砖已经掉落损坏,裸露出支撑瓷砖的钢架。这些钢架,与墙体镂空距离约10厘米,瓷砖难与墙壁接触,只好粘贴到它的上面。观察整个墙体,记者发现,有整块摇摇欲坠的瓷砖,也有新修补的瓷砖,混在一起,像一块块“膏药”,甚是难看。除了这两个通道,其他通道的瓷砖状况如出一辙。墙根处,施工方为了防止机动车碰撞,特意摆放了多根石桩,尽管如此,不少瓷砖已被撞得粉碎。

追踪|7年来,不知被曝光了多少次

7年来,中原路涵洞桥瓷砖频繁掉落的情况,曾被省会多家媒体多次报道。面对媒体的追问和质疑,郑州市城市管理局曾回复称,中原路涵洞桥装修时,桥涵顶面为氟碳铝扣板材质,立面为玻化砖干挂结构。桥涵立面每块砖,仅有四个角用云石胶和干挂件相连,由于桥上火车通过时产生的剧烈震动,以及通过桥涵机动车辆的撞挂和雨季积水浸泡等原因,造成瓷砖出现脱落和移位现象。

2012年,当时参与中原路涵洞桥改造的一位徐姓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论证中原路涵洞桥改造时,曾考虑墙面挂瓷砖,用强力黏合剂粘住,但这个方案最终被否定。

事过几年,回望这个工程,徐先生表示,他个人认为,最科学的处理办法,就是不粘瓷砖。虽然涵洞貌似不好看,但不会遗留那么多“后患”。

代价|每年更换四五百平方米,花费10多万元

“这处涵洞桥贴瓷砖,弊远远大于利。”昨天上午,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市政处桥梁所陈永强所长受访时直言,从2008年开始,他们接手管养中原路涵洞桥后,间隔不过三五天,就要派员维修损坏瓷砖。一年下来,粗略估算需要更换四五百平方米,费用累计达10多万元。

陈永强说,这些瓷砖都粘贴在镂空的铁架上,瓷砖的底部全是空洞,只有4角用粘胶连接。行人抡起拳头,或者用脚一踢,就能轻松将它打碎。这样一来,瓷砖的稳定性和牢固性,都大打折扣,频发出现损坏,也是必然,“如此设计,考虑欠妥当。”陈永强无奈地说,尽管他们不断地修修补补,浪费了大量财力、人力,也难保涵洞桥不出意外。“两年前,一男子喝得大醉,或许是心情郁闷,当他行至中原路涵洞桥时,抬脚‘嘭嘭’几十下,从东到西,数十块瓷砖被踢碎。”所以,修补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于是他们决定把损坏的部分拆除。“样子虽然不好看了,但是潜在的安全隐患,被彻底摘除了。”

陈永强分析说,瓷砖掉落损坏除了人为破坏外,还有一个致命性的问题是,涵洞上方行经的火车震动太大,一块几十斤重的瓷砖,仅靠四角粘连在钢架上,过不了多久,就会被震掉脱落。他说,中原路涵洞桥贴瓷砖装饰,作为城区道路桥梁施工的尝试,结果并不理想。到目前为止,市区修建的桥梁涵洞,都已经放弃了采用贴瓷砖装饰。

进展|正在申请回归原样

陈永强告诉记者,他们已着手向市政管理局等部门提出申请,将涵洞桥面粘贴的瓷砖,尽快予以拆除,还原它本来的面貌。

他的说法,得到了郑州市市政管理局一位桥梁专家的认同,他介绍称,放眼全国及世界,很难发现有在涵洞桥上贴瓷砖的。从专业角度考虑,对桥梁涵洞进行装修并不可取。理由是,每一座桥梁都有寿命,一旦把它装修了,就遮挡住了桥体,不易发现潜在的问题。中原路涵洞桥,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40年左右,这个时间阶段,是桥梁“患病”高发期,需要平日多观察养护。

而现在这些涵洞桥体被装饰覆盖,怎能及时发现隐患?该专家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原路涵洞桥贴瓷砖,从设计到施工,看不到一丝专业素养,明显的感觉是:“一个外行人,根据自己好恶,往墙上涂脂抹粉。”

链接

7年来,反映投诉声声切

编者按:在百度输入“中原路”、“瓷砖脱落”等字样,会发现自2007年,这样的投诉、反映、媒体曝光,几乎成了“家常便饭”(见截图)。贴瓷砖,本该是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不料却成市民的一块“心病”。心病一日不除,市民一日难安。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 原标题:7年了,年年岁岁,“碎碎”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