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中原区小创客“玩”出世界级大奖

23.05.2017  06:52

 

伊河路小学的小创客们在展示作品

河南商报记者 张郁/摄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訾利利

种下一颗创新的种子,收获会有多大?桐淮小学拍摄出了获国际大奖的微电影;汝河新区小学用15克的细木棍做出承重400多公斤的结构,并获世界头脑奥林匹克竞赛第六名;伊河路小学用充满童趣的陶艺作品展览作为校园的“门面”……

品质教育成就未来,高品质的创客教育正在中原区这块肥沃的教育土壤上破土而出。

丰富的课程资源、2000多平方米的创客空间、追求品质的创客教师队伍……中原教育正努力扬起“创客教育”的风帆,带领孩子们走向创新的大海。

【欢迎】

拍电影、玩葫芦、陶艺……

中原区的创客教育丰富多彩

“网红烩面课原来长这样!我也要学。”5月19日,郑州73中一年一度的校本课程嘉年华活动开幕,学生们纷纷要求学做烩面。“抢红包”课也被包围,学生们纷纷询问:“如何能抢到最大的红包?”“红包接龙游戏中如何能避免手气最差?”

73中根据本校学生个性,设置了60多门校本课程,嘉年华活动上展示了包括烩面课、3D打印等24门特色课程,其中郑州烩面、绿城的路等曾获得过郑州市的奖项。

而从中原区来看,61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依据学校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开发出了丰富多变的创客课程,让学生们尽情享受“创造”的乐趣。

汝河一幼借助“自制幼儿玩教具”评选活动,让孩子发挥创意自制教具、玩具;通过幼儿木工DIY活动,让孩子体会美术、数学、几何、物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还成功承办了河南省幼儿车模比赛并获得一、二等奖;汝河新区小学把A4纸玩出了新高度,这门《纸与指的故事》课程,让孩子们在一张纸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80中开发了与葫芦相关的校本课程,如《灵动的葫芦宝宝》,包括葫芦彩绘、脸谱、书法、烙画等;伊河路小学的大门旁有个展览室,陈列着学生们在陶艺课程和扎染课程上做出的优秀作品;桐淮小学以机器人、多米诺骨牌等为代表的科技社团频频获奖,并开设包括3D打印、科学微电影、定向越野等多个创客校本课程;淮河路小学将创客进行到底,积极携手优质社会资源,培训和带动家庭创客,甚至让学生自主开设校本课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创客的主体。

中原区各校在创客教育探索中迈出的每一小步,都在收获着学生们热烈、惊喜的反馈。“我以前喜欢玩乐高,学了头脑风暴的课程,废木片、饮料瓶、pvc管都是我的玩具,它们可以变成手枪、轮船,可以让我在学校学到的数学、美术知识得到运用,妈妈也从嫌弃我搬废品回家到支持我创造。”汝河新区小学头脑风暴代表队的学生说。

【引导】

高标准的创客教师队伍 是引导孩子创造兴趣的关键

在接触创客课程之初,孩子们碰到许多拦路虎,不知如何下手,不知道如何把创意变成现实,这时候教师的引领就很重要了。创客教育中,教师要承担起带领孩子们在摸索中前行、在探究中创造的任务,及时跟进点拨,鼓励学生参与,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突破点。“创客教育,校长引领、教师先行。”负责中原区创客教育的中原区教体局教育科副科长李政伟说,一支与时俱进的高效创客队伍很关键。

中原区教体局陆续派出校长、教师等到北京等地学习,组织教师参加各种相关培训,提高创客教师的理论水平及实践动手能力。目前,全区专职创客教师31人,兼职创客教师293人,去年一年全区教师参加创客教育专题培训354人次。在实践中引导学校成立创客教师团队,号召信息技术教师、科学教师之外的美术、音乐教师甚至有想法敢动手的各科教师加入创客教师团队。

比如郑州80中的葫芦校本课程,就是由一位喜爱葫芦的老师倡议,其他老师响应后组成团队的。校长赵晓燕说,葫芦寓意福禄,据此挖掘出了校园的“合”文化,从认知和实践两个部分带领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客。

【期待】

校园就是创客空间 让创客像呼吸一样自然

创客教育离不开硬件设施的建设:中原区各学校都为学生们准备了造物空间,虽然每所学校规模和条件各不相同,但在创客空间建设上都下足了功夫。截至目前,中原区已经有近40所学校建成了独具特色的创客空间,还有20多个创客空间即将建成,包括华山路小学创客中心、桐淮小区小学创客中心、汝河新区小学创客中心、69中创客空间、80中创客空间、汝河一幼创客空间等。

同时,中原区38所学校教育城域专网(VPN)升级千兆已经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去年年初采购的100套复合式触摸一体机以及各校添置的主流电脑,大部分投入使用。

在中原区首届创客教育文化艺术节启动仪式暨创客教育工作推进会上,中原区教体局副局长翟建军说,创客教育的精髓是在帮助学生进行创客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实践的综合能力,融合了科学研究、技术制作、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创客运动与教育的融合,正在慢慢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

按照规划,中原区的创客教育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实践初始阶段,重点了解不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不同学习特征并提供相应支持,让学生坚定信心,明确目标。原型制作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胆量、自信心、毅力,还有资源管理能力等,让学生知道创造本身是一个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复杂过程。整合反馈阶段,重点关注如何培养学生互相交流、深度理解、反馈接纳、反思倾听等关键技巧。

“我们希望开展创客教育,学生在活动中收获着创造的快乐,老师在创新中收获着成长的幸福,学校在创新发展中彰显品牌效应。”李政伟说。此外,不仅是课程建设,中原区各学校还举办创客嘉年华等活动,给学校、学生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展示学校的创客教育成果,激发孩子创造的热情。桐淮小学举办的创客嘉年华活动在校内掀起了一股创客风潮,汝河新区举办的“OM亲子嘉年华”,让家长与孩子一起走上赛场,脑洞大开。

【荣誉】

中原区的小创客们 “玩”出了国家级世界级大奖

第37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原区汝河新区小学参加的“承压两次的结构”,在20多个国家130多支队伍的角逐中综合得分获第六名,这也是河南省参加这个项目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第一届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大赛决赛上,伊河路小学的葡萄皮团队在来自全国的200多所中小学参赛队伍中,斩获本次大赛的“最佳创意奖”,学校还被授予“全国创·造教育基地”。

桐淮小区小学的《走近破烂王》和《长尾巴的灰喜鹊和喜鹊》分别在第一届国际影像节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走近破烂王》和《毒电池的危害》还在全国比赛获得一、二等奖。《走近破烂王》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芝麻开门》栏目开播,它也是河南省第一部走进央视的科学微电影作品。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