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一医院到基层普及“胸痛”知识 筑绿色生命通道

04.11.2015  11:37

   中新网郑州11月4日电  为了优化、简化、规范胸痛急救流程,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胸痛诊断、鉴别与治疗水平,减少漏诊和误诊,降低死亡率。近日,市一院副院长余宏伟带相关科室主任,来到禹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对该院60余名医护人员进行“胸痛”专题培训。

  10月25日,一则“男子高铁突发心梗“大医”急施救患者转危为安”的消息轰动了各大新闻,原因是,在疾驰的高速列车上,一位40多岁的男子骤然心脏病发作,手捂胸口,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病情危急。恰好在列车上的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闻讯赶来,在经过一系列的救治措施和手术后,病人最后脱离生命危险。那么,对于广大群众的对于“胸痛”突发性疾病的健康防范知识也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急性心梗患者而言,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患者在发病初期的90分钟救治时间尤其宝贵,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判断并实施正确的治疗,是全球医疗界长期研讨的重大课题。“胸痛中心”是通过包括急救医疗系统(120)、急诊科、心内科、影像学科在内的多学科合作,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快速而精准的诊疗。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也是经中国胸痛中心认证的我市首家“国家级”胸痛中心,该中心能够有效的将胸疾病救治流程“向前”延伸,构建“胸痛”急救网络,保证胸痛患者可以得到更快、更准、更好的救治。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心血管专家余宏伟说,目前市一院与7家网络医院建立胸痛中心微信群,将院前心电图及病人信息实时传输到中心,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在救护车上即可完成会诊并明确诊断,实现院内绿色通道与院前急救系统的无缝连接,对具有急诊PCI适应症的STEMI和极高危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则可在院前完成术前相关准备并启动导管室,绕行急诊和CCU直接到达导管室,大大缩短了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球囊扩张(Door-to-Balloon,简称D-to-B)的时间。确保入院至血管开通(D-to-B)时间控制在75分钟左右,先后挽救了数千名患者的生命。近年来成功完成冠心病介入手术万余例,介入治疗成功率99%,并发症低于1%。

  从急诊、心内、介入等相关科室都做了细致的讲解,并通过实际操作对基层医院面对急性心机梗塞患者进行实际操作,通过标准化的诊治流程、质量控制,可以保障急性胸痛患者到达医院后得到早期评估、危险分层、正确分流与合理救治,既避免了高危患者的漏诊,使其得到及时诊断、及时救治并减少和降低患者发病率。(蔡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