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医集团医患人员齐跑马拉松 一路有你感恩同行

30.03.2015  11:20

  3月29日郑开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跑,在5公里小马拉松比赛场地,更是人山人海,其中一个方阵引人注目,这就是由郑州人民医院医疗集团1200多名医护人员和40名肝移植患者、20名肿瘤患者组成的特殊参赛队。这些患者中间最大的已有76岁,有的做过肝脏移植手术,有的还正在和癌症进行着抗争,他们身穿统一的制服,一个个显得激情四射,朝气蓬勃,以他们的特殊经历,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诠释着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

  郑医集团为比赛提供医疗保障

  在郑医集团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各院区职工踊跃报名,患者积极参加,院旗在方阵中猎猎飘扬,口号整齐划一,气势恢弘。

  此次比赛,郑州人民医院依旧作为郑开国际马拉松四个定点救治医院之一,积极承担马拉松医疗保障救治工作,在小马拉松途中设立两个紧急医疗保障点,派出多名医护人员,调集救护车和急救摩托车,采取定点保障与随队保障相结合、现场急救与送院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全力以赴实施医疗急救保障。

  为圆满完成医疗保障任务,郑医集团组织专家对运动创伤预防救治、心血管快速辨认与救治及心肺复苏进行细致培训,并要求医疗保障组医护人员熟练运用除颤仪、心电图机等设备,熟练处置运动后各类损伤,并且多次模拟演练,最大程度保证参赛选手的生命安全。

  肝移植患者连续五年与郑医集团齐跑马拉松

  在马拉松比赛中,有一只队伍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是一群进行过器官移植重大手术的病人。据了解,他们当中有些已经连续参加过五届马拉松了。其中76岁的赵先生,特地从山西赶来的攸女士等十多名“换肝人”都是连续五届参赛的选手。他们身穿统一运动衣,英姿飒爽地奔跑在郑开大道上,谁也看不出他们曾做过肝移植手术。

  专程从内蒙古赶来的王先生接受肝移植已经三年了,三年前他慕名找到郑州人民医院副院长、肝外科主任陈国勇,术后身体恢复的非常好。由于王先生是家族性乙肝,他的弟弟三个月前也在我院接受了肝移植手术,现在身体各项指标已经恢复正常,他除定期复查、服药外,每天还坚持走路、健身以增强体质。王先生激动地说:“是陈国勇把我和弟弟从阎王爷那里拉了回来,是他给了我和弟弟第二次生命,他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40岁的张先生来自濮阳。2013年他查出肝肾衰竭,情况非常严重,张先生辗转多家医院均无果,后来经朋友介绍,张先生找到郑州人民医院副院长、肝外科主任陈国勇,在郑州人民医院成功进行肝肾联合移植,他术后恢复很快,移植后1周就可以下床走路。后不久,平时就酷爱运动的他开始继续进行体育锻炼,每天坚持跑步,正常人跑10圈,他跑1圈,每天进步一点。今年2月,他萌生了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想法,他说:“参赛的目的不在于名次,而是要证明换肝人能和正常人一样工作和运动。”

  郑州人民医院副院长、肝外科主任陈国勇说,大多数人都以为,换肝是个很大的手术,术后只能静养,不能运动,不能干体力活儿,其实,只要采用合理的手术方案,术后遵医调理,移植患者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我们病友们连续五年参加马拉松就是最好的证明。

  “抗癌明星”以身示教,抗癌之路犹如人生马拉松

  20多名肿瘤患者中,很多都是患肿瘤十几年或曾被判“死刑”的中晚期患者,但他们凭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坚韧不懈的努力,创造了一个个的康复奇迹。

  生命奇迹艺术团的崔老师,她已经和癌症抗争六年,现在虽已69岁,但说话底气十足,精神矍铄。她说:“只有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自己不垮没有人能击垮你,我们与癌症的抗争和马拉松一样,需要顽强拼搏,永不放弃,这样才能绝处逢生。我们在郑州人民医院组织的健康家园中,通过医院专业的治疗和系统的后期康复,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联欢、公益、讲座等活动,使我们在抗癌的路上越走越远,活的越来越精彩”。

  据悉,生命奇迹艺术团的组织者陈彩霞自己也是一名癌症患者,她说:“参加马拉松,就是要展示出我们和疾病抗争的精神面貌,鼓励更多的患者勇敢面对疾病,快乐生活,同时呼吁大家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多进行体育锻练,健康生活。”

  (郑州人民医院贺婉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