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编剧谈剧情:因需考虑国际观感删撒切尔滑倒情节

16.08.2014  20:19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编剧之一黄亚洲。

央视热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以下简称《邓小平》)的编剧之一黄亚洲目前在美国游历、写作,即便身在异国,黄亚洲依然未能“逃离”邓小平的舆论热潮。
  黄亚洲日前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说,“开播首日,我接到的第一个电话就是当年上山下乡的‘兵团战友’,我们一起回忆往事,感动到流泪。”这一周,黄亚洲只要打开微信,总能收获许多笑脸和鲜花。
  在美国,黄亚洲住在好友家,好友夫妇都是当年的清华高材生,去国多年,对祖国充满感情。这些天,这对夫妇在身边各种华人圈都不忘说一句:“央视正在播放的电视剧邓小平的编剧之一就住我家。”最后,黄亚洲几乎每天都能尝到朋友夫妇带回家的、各种朋友捎来的“私房菜”。“我知道,我尝到的岂止是美味,是美国人民朴实的感情。”
  1949年生的黄亚洲,作为文革、改革开放这段历史的亲历者,他承认自己“泪点低”,尽管对《邓小平》剧情再熟悉不过,还是会看得抽鼻子。
  黄亚洲很爽直地说:“我这人有点俗,还曾担心这部‘主旋律作品’收视率不高。”
  现在看来,这种担心可以放下了。
  8月8日,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中央一套播出,首日收视率最高达2.88%,成为当日所有频道电视剧收视冠军。此后,各种好评声接踵而至,人物“接地气”的呈现方式,以及大量的历史细节,使这部“主旋律作品”同时收获了人气和口碑。
  “肯定的评价现在主要集中在该剧对邓小平人格魅力的展现上,”黄亚洲告诉澎湃新闻,“比如剧中邓小平给瘫痪的儿子擦身,‘四人帮’毁灭前邓小平表现出焦虑、担忧等镜头,大家看后都表示,呈现出的是一个作为‘普通人’的邓小平,他也会担惊受怕,他也疼爱儿女,这就很贴近我们”。
  同时,剧中一些情节也招致争议。一份遗志、一句台词、一件轶事、一场风雨,任何可能与历史存在偏差的剧情,都被列出考证,成为争论的对象。
  为此,黄亚洲回应:“剧中最终体现的这些,一定有它的道理,电视剧只是一部文艺作品,不是《新闻联播》,我们要从故事的角度去理解。”
           

邓小平》剧照,邓小平与全家一起过生日。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