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试点慢车道遮阳(雨)棚 36条路适合建遮阳棚(图)

27.08.2014  10:34

  桐柏路建设路口,市民在遮阳棚下等红绿灯。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新浪微博说说你的意见和建议

   中原网讯(记者 王军方 文/图) 昨日,桐柏路和建设路交叉口的4个遮阳棚安装到位。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征求意见,如果可行,将在市区36条主干道的十字路口建设360多个遮阳棚。根据外地经验,这些遮阳棚将采用“以棚养棚”的方式,利用其费用来弥补维护费用不足。

  郑州市开始试点遮阳棚,目前,桐柏路和建设路交叉口的遮阳棚已安装到位。

  昨日上午,郑州晚报记者在该交叉口看到,此处的4个角分别安装了一个遮阳棚。遮阳棚是上凸下凹形状,面积二三十平方米,离地3米左右,一侧固定在3根方形钢筋柱子上,顶部被方柱上的钢筋斜拉着。

  中午时分,市区突然降雨,一些骑电动车的市民在遮阳棚下等候红绿灯。“我每天都要走这条路,特别是夏天,每次经过都晒得受不了,本来我的电动车上安装了一把遮阳伞,前一段时间看媒体上说不安全,就去掉了,这次有了遮阳棚,能减少等红绿灯时的被晒时间。”市民董女士说。

  “在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按市委市政府要求,由市城管局主办,郑州公用事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桐柏路与建设路交叉口、中原路与京广路交叉口的非机动车道遮阳(雨)棚建设开始了试点。截至昨天,建设路和桐柏路交叉口的4座遮阳棚已安装完工,中原路京广路口的4座棚正在建设施工,预计在8月29日完工。”昨日,郑州公用事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学锋说。

  桐柏路建设路口装上遮阳棚

  36条路适合建遮阳棚

  记者来到京广快速路和中原路交叉口,那里的4个遮阳棚正在施工,金属框架已安装到位,金属板、塑料板等还未安装。这里的遮阳棚比桐柏路和建设路交叉口的大,每个遮阳棚由4根方柱固定支撑。“每天早晚上下班高峰期,这里的电动车一辆接一辆,遮阳棚就该建得大一些。”市民刘先生说。

  “前一段时间,我们考察了杭州等外地城市的遮阳棚。”昨日,在市城管局召开的通气会上,马学锋说,市区的一些背街小巷绿化较好,不需要建设遮阳棚,建设遮阳棚的位置主要是主干道,有绿化树遮阳的地方也不建遮阳棚。

  前一段时间,市城管局等部门调查发现,市区的金水路、中原路、花园路、经三路、文化路、南阳路、农业路、航海路、陇海路等36条主干道适合建设。这些道路全部建设下来,可建360~370个遮阳棚。

  郑州公用事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丁青海说,这些遮阳棚各有特点,它们的色彩将和周边环境相融合。这些遮阳棚建成后,不但能防雨遮阳,还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不会造成交通拥堵

  此次试点建设的遮阳棚,均在自行车道上。记者在桐柏路和建设路交叉口看到,遮阳棚距离停车线有2米左右的距离。天热时,一些骑电动车的市民都想停在遮阳棚下,那么遮阳棚前边2米左右的距离是否会没有人停车?是否会造成交通延迟?

  马学锋说,遮阳棚之所以距离停车线有一定距离,是因为道路交叉口拐弯有弧度,或是受地下管线设施的影响,安装遮阳棚时只能退后一些,“一两米的距离不太远,不会造成堵车的现象发生”。

  丁青海说,如条件允许,郑州市区的部分遮阳棚建设将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结合在一起。“比如有的城市,电动车闯红灯,马上就有交通语音系统提醒退回到遮阳棚下。”丁青海说,鉴于各个路段的情况不同,哪些适合哪些不适合,哪些能将红绿灯悬安装在遮阳棚上,这些都需要跟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沟通。

  丁青海说,遮阳(雨)棚的主要功能包括优化交通秩序、增强交通安全、遮阳遮雨、改善出行环境、完善城市服务基础设施、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等。在上海、南京、石家庄、武汉、太原、合肥、长沙等80多个城市,均不同程度地建设了遮阳(雨)棚设施,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

  目前,郑州的遮阳棚建设只是试点,近期,市城管局官方微博将公开征求意见,@郑州市城市管理局新浪微博说说你的意见和建议。意见汇总上报后,形成实施方案再分批推进。

  “建设遮阳棚,安全是第一位的。现在试点的遮阳(雨)棚采用膜结构建筑形式,坚固耐用,安全稳定,美观大方,是永久性的设施,可达到防风10级抗震8级的水平。”马学锋说,现在的养护费用由郑州公用事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

  将来,郑州的遮阳棚将借鉴外地经验,政府一次性投资,维护费用将“以棚养棚”,养棚的费用主要来自遮阳棚的收入。记者在桐柏路和建设路交叉口看到,遮阳棚旁边的立柱上,已预留了可供安放喷绘的位置。

编辑:禹亚楠 联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