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适应新常态 加快培育商务竞争新优势

28.05.2015  10:18

市委八届八次全会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了“三张图”总体设计。综观我市商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扩大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搞活流通扩消费惠民生”两个立足点,进一步深化商务领域改革,实施宽领域对外开放,着力发展大商务、实施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加快培育我市商务竞争新优势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我们必须有效提升开放招商对经济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我市重点抓好的八项经济工作之一是“突出扩大开放招商,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我们要把思想认识和具体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工作要求上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把开放招商工作引向深入。一是完善工作体制,拓展开放领域。加快我市招商资源整合进度,进一步凝聚全市招商工作力量,制定适应新形势、引领发展的招商促进政策,在全市形成氛围浓厚、运转顺畅的开放招商工作体制。在抓好先进制造业招商引资的同时,持续推动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扩大开放,注重吸引大型企业来平顶山设立地区总部和区域性研发、物流、销售、结算、后台服务中心。二是转变招商方式,办好招商活动。围绕今年我市初步确定参加举办的20项重点招商活动,以煤化工、盐化工、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特种钢、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新能源及新材料等产业为重点,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电子商务、3D打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紧盯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主动对接。三是强化项目落地,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和“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落地年”活动,完善签约项目跟踪落实制度化、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招商引资信息处理和受理服务、招商引资联审联批和代理、外商投诉机构等开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四是积极加快“走出去”步伐。抓住中东欧、拉美、非洲等地加快工业化时机,带动我市装备、材料、标准、技术和服务走出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提升外贸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拉动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表明,外贸是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支撑,是促转型、调结构的重要依托,是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外贸在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作用,要坚持发展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培育新兴产业与传统外贸转型升级双轮驱动,  加快形成以“技术、质量、品牌、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切实提升外贸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拉动作用。一是增强外贸核心竞争力。重点支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企业及大型成套设备出口企业,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二是培育出口基地带动力。力争5年内建设3至5个外向度较高、竞争力较强、特色鲜明、产业链配套完善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出口基地。三是扩大国际市场辐射力。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拓展中亚市场,加强与俄罗斯、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为我市企业“走出去”建立营销网络、生产加工基地、资源供应基地创造条件。四是激发服务贸易新活力。建立完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大力发展与货物贸易形成互补的商务会展、仓储物流、金融保险、科技研发等服务贸易。五是借助跨境电商作用力。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扩大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应用,促进传统产业从制造环节向营销环节价值链高端延伸。六是强化服务出口软实力。加大部门支持与协作力度,从退税、金融、外汇管理、信用保险、减少收费等方面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用好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引进外向型项目、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开拓国际市场、培育自主品牌。

三、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我们必须着力提升扩大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推动作用 。扩大消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我市要进一步完善城乡现代商贸流通网络体系,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切实加强市场供应、调控和监管,提升市场运行保障水平,尽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一是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消费。突出抓好我市家政、居家养老、信息等领域扩大消费工作,命名一批老字号、家政服务示范企业,做大做强一批生活服务品牌企业。二是完善现代商品市场体系。加快农批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产地集配中心、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的推进步伐,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农产品公共物流配送设施;大力发展城市生活服务业,进一步完善放心早餐工程建设,着力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三是确保商品市场运行稳定。探索开展消费集聚区、大型购物中心等新兴零售业态销售监测,推动落实完善重要生活必需品储备制度,建立完善应急投放网络。四是积极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充分发挥我市电子商务企业协会的作用,支持建设一批骨干电商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推动电子商务进社区,方便居民消费。

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升商务执法对市场秩序的引导规范作用。 我们要把商务执法作为保障改善民生,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加强12312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建设,做到商务执法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二是强化拍卖、典当、商业特许经营、再生资源回收、成品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对外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等领域的商务监管,探索加强商品现货交易、融资租赁、直销、旧货交易、品牌汽车销售、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等行业监管。三是继续牵头做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抓好重点地区、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严厉查处、依法公开一批行政处罚案件。

五、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提升干部职工对商务工作的服务保障作用。 商务事业外联国际市场,内系国计民生,各级商务部门必须忠诚履职,恪尽职守,着力打造开放、创新、务实、为民的新型商务系统。一是不断解放思想,突出改革创新,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工作。二是坚持依法行政,推动作风转变,引领全市商务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三要抓好内部稳定,打造和谐商务,努力营造既民主又集中,既和谐统一又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