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走进英雄郑维山故里(图)

26.09.2014  11:41

 

 

中国网郑州9月26日电 (记者 张永辉 实习生 曲瑶佳)一代虎将郑维山,为民族的独立、劳苦大众的解放,浴血奋战、九死一生,成为广为传颂的传奇人物。毛泽东主席曾盛赞“南有许世友,北有郑维山”。日前,记者跟随探索“红色记忆”采访团,走进将军故里,追寻历史,感受一代虎将的爱国情怀。

将军故里

从新县泗店乡启程,轻车沿着逶迤起伏的沥青路面飞行,大约20分钟,就来到将军的故里——群山环抱的屋脊洼。

首先扑入眼帘的是古典牌坊式的大门,门上是全国书协主席、著名书法家沈鹏的题联。郑维山将军的故居就座落于大门后碧波荡漾的水塘旁,明洁而润爽,静谧而安详。水塘又名藏枪池,据乡中老人回忆,少年郑维山帮助父亲和一些革命者在塘中藏枪千余支。这批武器为后来组建红二十八军立了大功。

故居保存完好,现在是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门上是全国书法协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家张海的题匾。缓步走进陈列馆,战争年代那人喊马嘶、刀光剑影的气氛仿佛扑面而来,将军那横刀立马、叱咤风云、无敌于天下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闪耀,一种敬重崇拜之情在心海澎湃着,汹涌着……

将军石游览区

离开故居,驱车向西北方向迤逦而上,至停车场,举步登阶,须臾,登上主体景观将军石前的将军亭。品味着亭上的一幅长联:

十三岁革命出生入死历经百战功勋赫赫垂青史

十五岁入党赤胆不改一身正气忠心耿耿昭后人

这幅长联精辟地概括了将军的一生!

在北面,与将军亭遥遥相对的是一块约有两层楼高的巨石,上面镌刻着“将军石”三个血红大字,苍劲有力,闪闪发光,和日月同辉,与山水齐年。在阳光的照耀下,红字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将军石为一整体的花岗岩,据说,郑维山将军幼年时常在这里放牛、躲风、避雨、小憩,与此石有着依依不舍的感情。建国后,他多次回到家乡,每次都要在将军石下独坐沉思。久久巡视着将军石周围插有红旗的景点——将军童年和少年时曾活动过的红军洞、指挥所、点将台、消息树、碧血石……最后,又久久注目着将军石,掂量着将军石的份量,掂量着将军那坚如钢、韧似铁的磐石性格,至此,那忠勇刚烈、骁勇善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机智果断、纵横捭阖,九死一生、百折不挠,赴汤蹈火、所向披靡,功勋赫赫、名扬天下的断想,已连成一片了。

在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里,他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郑维山生平简介

郑维山,河南省新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学校主任军事教员,教导团政治委员、团长等;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六十三军军长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