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15年一季度查处违纪152起 强调纪在法前

24.05.2015  10:52

  5月18日,一条新闻从河南省许多党员干部的手机里蹦了出来:郏县俩副县长违规被处分,县长悔恨没早给“咬咬耳朵”。

  受处分的俩副县长一个叫张新奇,一个叫杨振锋。两人都是因为违规在下属单位报销公务开支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是两人“有病”、大家“吃药”。书记、县长,还有政府的部分班子成员在处分宣读现场也纷纷主动上台,对照党纪和两名受处分者,挑自己身上有哪些“”。

  平顶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陈敬如是这剂药的“开方者”。他对记者说,发挥案件查处的教育、预防、治本作用,警醒更多的党员干部,使其行有红线、心中有纪,这样才能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事实上,不仅平顶山如此。今年以来,河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打虎拍蝇”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如何“治病救人”,如何“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的前面”。

   通报警醒,敲打干部“有权也不能任性

  4月29日,河南省纪委通报了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5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问题分别涉及:违规发放补贴、违规公款接待、借操办子女婚事之机收受红包礼金、违规使用公车等。

  5月7日,河南省纪委又在“清风中原”通报了4起工作失职典型案例,郑州市盐业局对非法生产、销售假冒食盐监管不力存在工作失职被曝光。因工作失职被一并通报的还有通许县水利局、镇平县环保局、孟津县卫生监督中心等单位,相关人员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像这样的通报在河南已成常态。通报的目的就是不断敲打党员领导干部:“有权也不能任性!

  对于通报,被通报的违纪干部是咋想的呢?

  一位曾因公车私用被通报的违纪干部告诉记者,对于纪委的通报最初有些不理解,觉得这点小事捅到全省,丢了面子。后来,看了不少违纪官员的真实案例,感到脊背发凉,不禁心生庆幸。“现在看,不留情面的通报警醒了我们,挡住了滑向违法深渊的第一关!”这位干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