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临时妈妈”真可爱

27.06.2020  22:35
这里的“临时妈妈”真可爱 - 郑州新闻热线
这里的“临时妈妈”真可爱 - 郑州新闻热线
这里的“临时妈妈”真可爱 - 郑州新闻热线
这里的“临时妈妈”真可爱 - 郑州新闻热线
这里的“临时妈妈”真可爱 - 郑州新闻热线
这里的“临时妈妈”真可爱 - 郑州新闻热线
这里的“临时妈妈”真可爱 - 郑州新闻热线
这里的“临时妈妈”真可爱 - 郑州新闻热线
来源: p8.itc.cn

在辽慈矫形康复医院(沈阳浑河新城中西医结合医院)有一个儿童康复中心,这个康复中心担负着辽宁省慈善总会对全省低保户、贫困户脑瘫儿童的免费康复治疗救助任务。

这个康复中心有一支护理团队,这支护理团队的护士们,多数是”90后”。她们在自己的家里还是父母亲宠着,护着,舍不得让她们干活的娇娇女,然而,在脑瘫儿童康复中心里,她们却成为不怕脏、不怕累,甘当受苦受累受委屈的“临时妈妈”、保洁阿姨和管家婆。

这个康复中心里住着数十名儿童脑瘫患者,按护理常规要求,护士的主要职责是打针服药,做必要的日常护理工作,可是在这个特定的岗位上,其他医务人员下班后,护士们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昼夜的看护这些脑瘫患儿,为孩子们做一些护理上的琐碎事务。今年年初,这个康复中心收治了一个家庭两位脑瘫患者,大的三岁,小的才十一个月,他们来这里住院之后, 每到夜晚两个孩子有时轮番哭闹,一位妈妈根本就忙不过来。这时,97年出生的护士史寒,及时的赶了过来,马上变身为“临时妈妈”,她接过最小的孩子,为其喂奶,为孩子换“尿不湿”,然后又抱起来,哼着歌儿哄孩子睡觉,一直到孩子安静下来,才肯离开。

这群“临时妈妈”尽管任劳任怨,也经常“受气挨欺负”护士们24小时在岗服务,她们就成为家长们常年的“撒气筒”。有的患儿食欲偶尔小降,大便不规律、康复效果短时间没有见效,家长们就产生怀疑和埋怨心理,这时护士们就成为患儿家长的“众失之地”。有一次,一位5岁的男性患儿哭闹不止,不愿意参加治疗,孩子奶奶一气之下打了孩子几下,孩子哇哇大哭起来,这时护士刘鑫就抢过孩子,一边为孩子擦眼泪,一边亲切的哄孩子,孩子奶奶正在气头上,竟然把气撒在流鑫的身上,指责刘鑫多管闲事,说出的话语很难听,刘鑫尽管不舒服,觉得很委屈,但还是用笑脸面对老奶奶,一直到把孩子哄好,终于使老奶奶的心情恢复了平静。

脑瘫儿童的家长,由于长时间的求医问药,经济上基本陷入贫困状态,他们几乎失去了继续为孩子康复治疗的信心。患儿家长带着孩子入院后,对医务人员已经有了不信任感。这些“临时妈妈”为了赢得孩子家长的信任,把语言美、微笑美、行为美贯穿于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之中,用自己的良好言行感化孩子家长,使他们摈弃怀疑感,增强信任程度。护士王博,在护理服务中很善于沟通,多次向孩子家长讲解对脑瘫儿童慈善救助的意义,讲解党和政府对脑瘫患儿家庭的关怀。她们还用自己的钱给孩子们买礼物,买小粘贴,逗孩子们开心之后,再陪同小患者做康复治疗,赢得孩子家长的信任,也增强了康复治疗效果。

这些“临时妈妈”在日常护理中,还担负陪同孩子做康复理疗的任务,如陪同孩子做主被动手足活动训练、悬吊式康复训练、沙盘游戏训练等。每次活动和训练中,护士们就象搂着自己的亲弟弟,亲妹妹那样认真,从来不含糊。有的患儿身上散发出尿骚味,她们也不嫌弃。护士郝松玉,在指导孩子们做“沙盘作业训练时,为了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手把手地指导孩子在沙盘上进行作业。护士于子尧,在陪同一位5岁的小男孩做悬吊式康复训练时,由于疾病的原因,这孩子哈喇子长流不断,做悬吊式康复训练时,有时象荡秋千那样,需要把孩子悠起来,孩子的哈喇子不止一次的甩在于子尧白净的脸上,她全然不顾,仍然搂着着孩子,保护着他的安全,一直到康复训练结束,她才把脸蛋擦干净。

脑瘫儿童康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抓好护理管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护士长金宝丹,非常重视“察颜观色”,发现孩子家长脸色“晴转阴”的时候,就跟他们聊家常,摸清思想顾虑,然后循循善诱,加以引导,一直到家长们的脸色“转忧为喜”她才放下心来。她还通过临床观察,对有吞咽困难的患儿,提醒家长防止呛咳和窒息。还提醒家长防止孩子走路跌伤,最大限度的减少二次伤害,引导孩子做正确的运动,预防关节挛缩等继发障碍的出现等。她还在疫情期间到数十家出院的患儿家里随访,了解患儿家庭康复情况,并给家长留下消毒液和口罩,防止冠状病毒感染,鼓励患儿继续康复治疗,巩固住院期间康复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