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家长这些年:戏精上身、各显神通、任劳任怨,唉……

30.09.2017  07:17

最近几天,秋高气爽,人心浮动,考学君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时刻准备迎接假期的到来啦~~

其实不光是考学君,街上的每个人,好像都在为了即将到来的“双节”假期而蠢蠢欲动。

上班族拼命工作,只求假期不加班;学生们则尽情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抓紧一切时间写作业,只为假期可以玩得尽兴一点;就连老年人也趁着“双节”超市打折的热潮,赶着去备好过节的物资,以便于迎接许久未见的子孙们。

但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正铆足了劲,随时准备“披马甲”上阵,演绎一出“年度大戏”来惊艳各方看客的眼。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家长”,而供他们尽情挥洒表演天赋的舞台叫“家长群”。

当高冷社会人变身“戏精家长”,会有什么好玩儿的场面?

麻溜儿的,赶紧来跟着考学君的镜头一起膜拜下这些生活的表演艺术家吧~

片段一

时间: 开学后

地点: 某幼儿园家长群

人物: 徐老师(小学语文老师)

事件: 论,是否应该“随大流”为辛苦工作的老师刷屏点赞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自诩身经百战,不会因别人的影响而在家长群中“戏精上身”的徐老师,还是被“家长”这一身份压下了身为教师的“矜持”。

都说幼儿园是“戏精家长”最为集中的地方,徐老师表示,没体会过的家长是不懂这场“戏”的精彩程度的。

入园后,老师刚把家长群建立起来,“戏精家长”们就披挂上阵了。

先是声情并茂地抒发孩子入园后的感受,借此推出对园方以及老师的“无上敬意”;

再是在逢年过节时,疯狂刷屏替孩子感谢师恩,中文小作文,英文小段子,实在不行再引用些名言警句来给自己“加码”;

最后高潮来了,徐老师感觉和自己同在一个家长群里的,都是教育学专家,有关育儿的知识家长们张口即来,谈古论今,无所不能。势要在老师面前刷够存在感,替娃挣个”脸面“回来。

“真的有必要天天过得跟演戏样的吗?有事儿说事儿,没事儿就安安静静地不好吗?”在徐老师看来如今部分家长在“家长群”中极力想要“展现真我”的行为简直难以理解。

片段二

时间: 双节前夕

地点: 某小学家长群

人物: 乐乐妈(儿科医生)

事件: 论,要不要在“双节”代替孩子向老师表达敬意

同往常的每一天一样,作为儿科医生的乐乐妈忙得脚不沾地。在接待完上午最后一个患者后,她去茶水间给自己沏了杯浓茶,想要缓解下紧绷的神经。

忽而亮起的手机屏幕吸引了乐乐妈的注意,“不会又是乐乐班的家长群吧。”自从女儿上学后,乐乐妈感觉自己像是加入了一个非官方非营利性的群众社团组织,组织名叫“家长群”。乐乐妈感觉,那简直就是一片滋养民间表演艺术家的沃土。

“双节”来临之际,乐乐妈特意打开了家长群的消息提醒设置,生怕错过了家长们排队刷屏,替孩子们表达敬意的时刻。“这真不是在演习。”乐乐妈忍不住跟同科室的医生吐槽她如今“口嫌体直”状态。

嘴上说着对“戏精家长”的不满,排队刷屏时却从不落队,甚至还会为了能写出一段足够“亮眼”的祝福词而“挑灯夜战”。“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吐槽完毕,乐乐妈瞟了一眼手机,嘴角弯起一抹无奈的笑,默默将备忘录中早已准备好的“贺词”复制、粘贴到分外活跃的家长群中。点击发送,收获一众家长的“点赞”......

片段三

时间: 放学后

地点: 校门口

人物: 孙先生(公职人员)

事件: 论,要不要帮助老师收取给孩子们定制校服的费用

年近不惑的孙先生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不过是替妻子来接儿子放学,怎么就被“热心”家长拉入了一个名叫“定制校服”的微信群。

“老师天天要管那么多孩子的学习,收校服费用这种杂事儿我们做家长的,就不能替老师分担下吗?”微信群里家长A正充满激情地在做“宣讲”。

“...没必要吧,让孩子们把钱带去学校交给老师不就行了。”家长B强势“杀出重围”,逻辑清晰,条理顺畅地阐述己方观点。

瞅了半天,一头雾水的孙先生才发现群里家长们正热烈讨论的,是儿子班里最近正在定制校服该如何收费的事儿。

一部分家长主张由家委会出面,采取找专人通过网上转账、现场收费的方式,为辛苦教学的老师节省出宝贵的时间;一部分家长则认为收费而已,老师自己就可以完成,家长完全没有必要横加一杠,画蛇添足。

“哎,老孙,你咋不在群里说话。这事儿做好了那可是能在孩子老师面前刷存在感的!”热闹看得正起劲儿的孙先生被刚刚“强势”拉他进群的家长C拍了一把,要求他在群里“站队”。

“好好好,我这就去发言。”刚好看到儿子出门,孙先生关掉手机屏幕,接过儿子的书包,准备回家后把“站队”的难题抛给孩子妈,自己做个场外指导就好。

考学君说

在这次探访“戏精”家长群的过程中,考学君发现,不是每个家长都具备“演戏”的天赋,也不是所有家长都能适应“戏精”的套路,去面对孩子的老师。

考学君也和几位老师做了沟通,老师们普遍认为,家长群作为家、校沟通的桥梁,其主要作用是为了让家长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在校情况。

“戏精上身”的情况,做老师的可以理解,家长也是为了能借此让老师对孩子多关注一下。但建议家长们还是要掌握好“尺度”,跟老师打好配合就好。

做家长的总想着要把最好的东西都给自己的孩子,但但家长们已经修炼成了一个“戏精”,孩子们就会因此而赢在起跑线上了吗?

答案考学君是说不准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欢迎各位家长在后台跟考学君交流下各自的观点~

河南商报记者 马俊峰 刘慧丽 首席记者 訾利利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