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燎原还需顶层吹风 “三夏”期间看农机互保

17.06.2014  19:48

      眼下全国麦收已近尾声。在粮食生产喜获“十连增”的历史高点上,人们对新突破翘首以盼,今年能否继续卫冕,夏粮丰收是关键。农业部明确,今年全国力争投入55万台稻麦联合收割机,其中30万台参加跨区机收。

  2004年以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与粮食增收十年并行。截至目前,全国农机总动力逾10亿千瓦。但红火的机收大潮中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由农机事故造成的机损报废、机手或第三者伤亡成为机手返贫、致贫的噩梦,为本就不富裕的农村家庭蒙上了一层血色面纱。

  机手:车多活少安全难保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生活广场,收割机旁,直接铺到地面上的被褥——这是陕西农机手杨健康夜晚的栖身之所。夜幕降临,右腹部脸盆大小的创面疼得杨健康难以入眠,然而,他并不打算去医院诊病治疗,只是不停地翻身以将伤口暴露于空气,避免在32℃的高温里遭到细菌感染。有经验的农机手清楚,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在收割作业过程中常会出现发动机温度偏高的现象,也就是俗称的“水箱开锅”,这时急于打开水箱盖非常危险。不少机手因为缺少经验急于给水箱降温,结果被突然冲出的蒸汽和沸水烫伤,杨健康就是其中之一。而他拒绝去医院接受诊疗的原因是:“一年的收成就指望这几天,去医院既耽误割麦子,又要花一笔大开销,舍不得。

  蜷在被子上的杨健康在陕西农机互助保险服务队到来后,领到了2000元赔付金,并被督促及时诊疗,他这才去了医院。

  负责勘察现场的互保队员王峰告诉记者,“机手赚的是辛苦钱,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这样的事件我们遇到过太多,如果没有互保给杨健康赔付,他这伤肯定就硬扛了。

  有机手对记者表示,近年来跨区作业的机具多了,挣钱少倒还不打紧,但机手“上山入地”,安全才是大问题。为了能在跨区过程中有保障,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机手郗棚从不吝惜在保险上的投入:“跟我们这台几十万的大机器相比,保险就算小钱,若真伤了人,赔钱都得以万计算。如果不参保,赔多少钱都得自己承担。”但即便投入保险,郗棚还是没有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曾购买的保险让他直呼“耗时长、赔付少,太不划算”。据郗棚介绍,几年前他在四川跨区机收时不慎将田边的围墙撞倒,本来财险说能赔付80%,但最后到手的只有几百,仅与保险公司办手续寄材料就用了一个月时间。

  “农机作业风险高、保障低,百分之九十的农机还处在‘裸奔’状态。”农险专家郭永利认为,“少收、多补、快赔的专业保险才与农机手‘门当户对’。

  现行的交强险只作用于拖拉机事故发生后的第三方赔付,机手与机身无从保障。商业保险的属性决定了其对利益的青睐和对农机保险的冷漠,因而在“三夏”会战中出力最多的联合收割机面临着“无险可保”的窘境,麦浪之下,风险丛生。

  在龙口夺粮的关键时期,时间就是金钱,手续是否简便、理赔是否迅速、服务是否到位成为众多机手挑选保险的重要考量。一直到2009年农机安全互助保险的出现,郗棚才找到真正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安全保障,“比财产保险划算,政府补贴400元,自己交600元,连人带机都有保障。

  目前,互助保险协会已经收到青海、甘肃、宁夏、江苏等多地机手的强烈投保意愿。来自甘肃省白银市昌泰县机手卢昌江通过跨区作业结识了不少陕西、湖北的同行,从他们口中得知互助保险后十分动心,已经几次向互保协会咨询能否跨省加入。“我期盼惠农保险能早日惠及全国机手。”在得知互助保险还未在全国覆盖后,卢昌江表示。

  农机互保组织:艰难探索助力难求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农机互助保险。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黄延信在2011年发表的《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十条政策建议》中提出,要逐步争取将其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随着国家对于涉农保险的不断开放,农机互助保险迎来历史机遇。

  据介绍,农机互助保险现有人员责任险,机损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三大主力互保产品,并将安全管理、事故救援、损失补偿、配件维修、纠纷调解和特困救助作为配套保障,开辟了非营利性保险新路径,为农民机手提供了更为适用的专属保险体系。

  经过5年的探索发展,农机互助保险的星星之火已经点燃了陕西、湖北、湖南政府与机手的热情,陕西省互保协会得到了政府支持,自2012年起补贴机手40%保费;湖北省与农机企业和经销商联合开展购农机送互助保险活动;湖南省农机局举全局之力开展互保工作,将其作为考核指标,会员数量后来居上。农机互保已初步形成了政府部门、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机产销厂商、维修站和农业保险专家等资源整合,共同服务于农机产业的安全风险保障机制。根据农机互保协会资料的统计,陕西、湖北、湖南三省今年1—5月,已发展会员超过5.4万人,覆盖258个市区县。互保协会人员称,“这组数字仍在持续刷新,陕西这5个月来的会员数量已经与2013年全年持平。

  目前,黑龙江、山东、海南也做了积极准备、蓄势待发,但像河南这样的粮食主产区还未有动作,农险专家郭永利对此表示遗憾:“如果河南加入互助保险事业,整个中原地带将全部打开,更多机手将享受到惠农保险,这对互助保险的全面铺开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陕西省农机安全互保协会秘书长行学敏表示:“陕西参保机手跨区至湖南或湖北发生事故我们不太担心,这两个省份能够帮助查勘定损,但如果到其他地方,服务队的勘察成本将增加,效率则会打折。”“只有各省开展互保形成规模效应,才能降低成本、提质提效。”陕西省农机安全协会理事长惠立峰补充道。

  粮食安全:需要农机互保

  “农机事故让多少机手一夜返贫?每个作业季伤害多少主要劳动力?照这样下去今后谁来种地?谁来保障粮食颗粒归仓?”湖北省农机互保协会秘书长方胜表达了他的担忧,“如果不化解好农机安全风险,国家粮食安全将受威胁。

  记者从农机互保协会获悉,今年湖北已接到农机事故报案246起,其中死亡3人,伤44人,受损农机具214台。

  “农机互助保险三省一司跨区作业服务协调会”近日在河南省内乡县召开,会上陕西、湖北、湖南三省与提供技术咨询的江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对如何提高农机安全互助保险服务质量和效率进行了深入商讨,并就跨区作业会员互保事故异地的查勘定损业务统一了意见。

  湖南省农机互保协会秘书长李建新在会上表示:“互保工作起步难、发展难、维持难、巩固难,但机手更难,一场事故就可能让机收的辛苦钱一夜消失,我们要做的就是捍卫机手权益、捍卫粮食生产安全。

  十年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让农机手热情高涨,农村购机、用机成为风潮,然而极具中国特色的跨区机收,隐藏着不小的市场风险和安全风险,令许多机手望而生畏。

  记者在四川省新津县花源镇遇到的机手何武林道出了许多机手购机、用机后的两难情绪:“出来干活有两怕:一怕没活干,空跑遭钱又遭罪;二怕出事故,你不撞人人撞你。我为了给儿子娶媳妇,还要硬着头皮跑下去,真是不跑使不得,跑了了不得。

  安徽机手陈建国夫妇向记者表示明年将不再跨区机收:“干这行操心,机具多了,生意少了,前几天作业压坏地渠还倒赔1000块,跨区机收反而成了赔钱买卖。

  透过市场和近两年的机收价格走势不难发现,农机保有量在迅速增长后已经进入暂缓期。农民机手的需求已然从“购机、用机”逐渐转变为“用好机”,这就意味着农业系统顶层设计者或许要面临一次思维革新。

  郭永利坚信,农机互保是一把金钥匙,能够打开全系统之锁——纵贯农机购置补贴和维修网点,横向推动农机监理工作中的培训、上牌和事故报案及理赔。它能让农机户获得保险保障和救助服务;让农机安全监理系统履行管理职责有了抓手,又亲近了农民;农机企业把买农机与送互助保险相结合,促进了农机营销和信息反馈;修配厂商把维修事故农机与互助保险相结合,拿到了有含金量的活计;保险专家为农机互助保险管理把关,保障了业务资金规范管理。

  可以说,农机安全互保已经看到效果,农民机手已经得到实惠。农机事业亟须注入金融思维焕发活力,农机互保亟待相关部门完善体系,强化监管,积极推动。

作者:《中国农机化导报》 白云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