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库还是智囊团?——对地方社科院智库建设的若干思考

11.09.2017  11:22
        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地方社会科学院的智库建设迎来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各个地方社科院纷纷调整定位,积极转型。但是,在“智库热”方兴未艾,一些新型智库后来居上的形势下,相当部分地方社科院仍在夹缝中求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边缘化。为了避免在竞争中落后,地方社科院首先要研究自身改革,准确定位,扬长避短。
  
  认清自身情况做到扬长避短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各省、市社科院陆续建院或恢复建院。国内遂形成“社科院系统”。从一开始,“思想库、智囊团”就是社科院系统的主要定位。地方社科院最早被赋予智库功能,最早提出智库建设,同时具有智库建设的主动意识和自觉性。30多年来,在智库人才、成果、平台、经验和社会影响上,地方社科院都有了较为丰厚的积累。
  
  但是与高校相比,地方社科院在人才、学科、专业性(人文社会科学与软科学)、大数据、国际化方面差距越来越大;与地方党委政府研究室相比,地方社科院在宏观视野、信息、数据占有方面劣势明显。
  
  在地方社科院语境下,智库建设必须扬长避短,兼顾各方面研究等同于放弃、至少是不重视,任其自生自灭。智库不是拍脑袋的“点子公司”,事实上,没有理论支撑的应用研究不可能有好的成果,没有全球视野(更不用说全国)的地方研究不可能被决策层所重视,而地方社科院对当地历史文化的研究往往是特色和优长,是决策咨询服务的最佳切入点。此外,曾有学者提出社科院智库建设的两种模式,一是机构分设,绝不混搭;二是共居一体,功能分设,适当交流,相互支撑。第一种方案对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这种一流智库无疑是适合的,但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地方社科院,实际操作是较困难的。笔者主张西部地区规模在200人以下的地方社科院,无论机构还是个人,还是以“共居一体”为目标较好。
  
  评价标准不应单一化
  
  地方社科院智库成果形式及评价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咨询建议:主要是政策、思路的咨询建议,其标准是被采纳和批示,结果是直接服务于决策。
  
  2.调研报告:主要形式为调研国情、省情、市情、县情和区情,发现和分析问题,间接服务于决策。与政府部门(统计部门)、高校智库、媒体记者调查报告比较,社科院特色体现在视角的差异化及调研报告的深度和专业性。
  
  3.评估报告:主要是对政策和具体项目的评估。包括前期需求评估、风险评估、基线调查;中期评估;后期绩效评估等。智库作为第三方,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客观性。
  
  4.战略规划:省一级层面上,智库主要为规划项目的具体参与者和合作者,地市或部门层面上,智库有时为规划项目的主导者。
  
  智库的成果还包括论文著作(学术类报纸论文和学术期刊论文)、网络文章、专著、编著,资料整理加工汇编。这些成果可以为决策起到理论支撑和借鉴参考作用;为社会营造舆论氛围,起到宣传教育、科学普及的作用。此外,智库还可以通过媒体访谈、报告讲座来营造舆论、释疑解惑、统一思想、平衡矛盾。以专家影响力和权威性服务于党和政府决策顺利实施。至于时下出现的“明星学者”,实际是社科院服务决策的重要环节和突出特色。
  
  以上成果形式是地方社科院多年来发挥智库作用的主要形式,某种程度上,后几种形式可能更是社科院能够扬长避短、形成特色和影响力、掌握智库话语权的重要形式。
  
  地方社科院建设服务党和政府决策的路径和成果形式并非唯一的“提供咨询建议”,而是多元多样的。在地方社科院建设中,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直接服务与间接服务,服务政府与服务社会都是统一的。但在“智库热”中存在以直接的“决策咨询”为单一目标,单一目标又以领导批示和政府采用为单一评价标准,追求急功近利、立竿见影的短期效益的倾向。上述标准造成了把地方社科院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分离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其后果是突出“资政”功能而忽略“服务社会”功能,注重“智库建设”而忽视或放弃学科建设(狭义的“智库建设”就是跨学科的“对策”研究),只做“智囊团”、不要“思想库”。这些问题需要反思,值得警惕。
  
  地方社科院的定位应当是思想库与智囊团功能兼具;地方社科院的建设应当是“智库建设”与“学科建设”两轮驱动;科研导向和成果评价应当是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并重。地方社科院智库功能的发挥,应当回到完整的哲学社会科学功能中去,做到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
  
  (作者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组长)


责任编辑: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