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责任感,做好辅导员”系列报道三:不忘责任,情系学生

14.07.2016  12:06

不忘责任,情系学生
                                        ——谈热爱学生

我自豪、我骄傲、我是辅导员”,是我们辅导员队伍的共同心声。辅导员的工作很琐碎,很平凡,这样的工作和生活很容易淹没人的激情和心志,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但就是在这平凡琐碎的一件件小事背后,我们的辅导员们为学生付出了全部心血,用父母之心、兄弟之情、师生之爱去呵护学生,关爱学生,用一团火热的心去温暖学生,在琐碎中创造神奇,在平凡中创造伟大,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学生工作的奇迹。我们为拥有这样一支学生工作队伍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我们可敬可爱的辅导员们的心声吧。

范新爱:爱是,你失败了我给你鼓励,你成功了我为你鼓掌。

从“范范”、“范姐”到“范阿姨”,从“姐,你在吗?”到“阿姨,你在吗?”一路走来,亦苦亦甜。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一句“嗯,我在,一直都在”总能有效的和学生沟通,及时化解他们的疑问和困难。

十年了,回顾我和学生们一起奋斗的岁月:从组建“金种子”到“青年马克思”实践团,我们一同在跋涉在社会实践的道路上;从成立“新传通讯社”到建立“新青年”全媒体平台,我们一同感受时代的进步与蜕变;从创办“传之梦”到到一个个节目走上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媒体,我们一同感受梦想的飞跃,感受艰辛与付出终于被认可后的狂喜。

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高校辅导员就是大学生的保姆,也是学生头儿,他们不需要太多的学术背景,谁都能胜任。”我不赞同这样的说法,我认为辅导员是老师,似朋友,似亲人,关心帮助着学生的一切。我想说:我愿做学生成长的伙伴,用耐心培养教育学生,用爱心温暖关爱学生,用责任心影响塑造学生。辅导员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重任,我愿用爱心和恒心去温暖每一个学生。

(范新爱:河南省优秀辅导员、中青网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

张东霞:辅导员就是把点滴的工作,做到学生心坎儿里。

霞姐,在忙吗?晚上跟你约一下,聊会天。”一个曾经沉默寡言的男生,已经毕业三年,还时不时给我打电话聊天。刚入大学时的他孤僻,不愿和其他人说话,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甚至课都不愿去上。了解到这个情况我多次找他谈话,一点点打开心结,他曾经在高中违反交通法规受到行政处罚,从此就把自己封闭起来。我和他做起朋友来,时不时交给他一些任务。慢慢地,他跟外界接触多了起来,性格发生了转变,结交了不少好朋友,参加了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找到了自己兴趣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现在已经成为一家知名企业网络销售部的负责人。

辅导员是可以给学生带来温暖和希望的工作,我很荣幸从事这么有意义的工作。我希望在他们迷茫困惑时、艰辛磨炼时、痛苦成长时、得意忘形时,能陪伴在他们身边,给他们指引和帮助。

每年毕业季是我最难受的时候,即使心里有万般不舍,也要笑着祝福学生们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七年,有多少个难过的坎,是我和学生相互搀扶着走过的。毕业很多年以后,学生返校看望我时,说:“还记得那时候,不管发生多大的事,只要有霞姐你在,我们就很安心。

(张东霞: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校优秀共产党员)

赵洁: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是我喜欢的一句话,同样,“工科生的生活不仅是枯燥的画图和繁琐的实验,还应当有人文的气息和情怀。”这是我经常告诉学生的一句话。

2002年参加工作至今,我始终站在学生工作的最前线,我负责过的学生涵盖了理工科、文科,本科、专科,虽然他们来自于五湖四海、性情各异,但是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年轻、富有朝气,可塑性极强。工作之余,我会给学生推荐名家经典的书籍,或者将我的藏书借给学生;看到一部好电影,我也会积极推荐,将我的观后感与学生分享。我希望学生可以用传统美德滋养心灵,通过阅读经典改变身心气质,让学生拥有智慧、高品位的人生。

虽然辅导员的工作非常辛苦,但我认为这是一份很具有人文关怀的职业。这份职业允许你活得很真实,它提供给你与他人交流要用心的理由;它促使你每当看到学生的成长和变化,都会触发对人生最鲜活的思考;它也迫使你为了达成自己的使命而去不断地丰富自己;它帮助你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身为教师的职责与意义,切实领会到自己身上的重大责任。在我眼中,辅导员既是一份职业,更是一项事业,我会不断努力,眺望远方,砥砺前行!

(赵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宋威:优秀辅导员应当像一块磁铁,将学生吸引和凝聚在自己的周围。

从一名专业课教师,到一名普通辅导员,我在众多人疑惑的目光里,不知不觉在辅导员岗位上工作了四年。四年,不长不短,刚好是一届学生的轮回,坐在办公室整理完他们的档案,回想起选择这份职业的初衷,我依然心情澎湃。

我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辅导员?思考后,我认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首先就是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从工作中品尝乐趣。辅导员工作虽然辛苦,但也是充满乐趣的。当你帮助学生解决一个疑难的时候,成就感会包围着你;当你在教师节收到真诚的问候时,幸福感会充斥着你;当学生向你投来敬佩的目光时,小小的满足感会激励着你。因此,只要用心去感受,辅导员工作的乐趣是妙不可言的。另一方面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像一块磁铁,将学生吸引和凝聚在自己的周围。比如:在学生生病时给予关怀,伤心时给予宽慰,犯错时给予指导,困难时给予帮助,只有让学生够靠近你、接纳你、喜欢你,才是教育最好的入口。对于学生的错误和缺点,尽可能用宽容的心来对待,一次宽容也许就能挽救一个绝望的心灵,一次宽慰也许就能打开自闭的心灵。

当2016届毕业生紧紧拥抱我、感谢我的时候,我曾经一度情绪失控。除了伤感,更多的是一种信任,让我感到辅导员肩上的沉重责任。我想,正是这种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在感激励我不断前行。我自豪、我骄傲,因为我是辅导员!

(宋威,河南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优秀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王贺娟:破茧成蝶——我在辅导员工作道路上的思想“蜕变

记得,最初入职河南工业大学时,我的职业目标是成为一个优秀的图书管理员,我时常把哈佛大学里引领学生读书、做科研的图书管理员奉为偶像。或许是命运对我的眷顾,我误打误撞的走上了辅导员工作岗位。辅导员工作带给我的挑战是我始料未及的,它冲击了我的许多思想认识,促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敦促我从懵懵懂懂走向成熟直到思想上产生“蜕变”。

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一群年轻人,他们有着独特的个性、各异的生活习惯、不同于我的思考方式……每当我考虑工作和处理问题时,总喜欢把自己当做学生,从他们的视角来审视自己考虑工作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与方法。为了消除与学生之间因年龄产生的隔阂,我坚持以生为本,采用柔性管理的工作方式,把学生当成弟弟妹妹对待,有问题先倾听,再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措施,而不是一味的说教。我时常提醒自己,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应以实际行动来引导教育学生。

结合工作实际,我不断补充学习心理学知识,并发挥自己哲学专业优势,组织和引领学生学习人文知识和传统文化,培养和提升理科生的人文素养。现在,常常会有同学找我分享交流自己读到的一本好书,或者约我探讨人生问题。这些促使我不断思考和完善自己,静下心来学习和研究,努力成为一个不被时代淘汰、称职的辅导员。

现在的我,常常庆幸自己走上了辅导员岗位,因为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次次挑战成功后的喜悦,更是一次次学习成长后的“蜕变”。

(王贺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