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场长的22载绿色大米情

26.01.2015  11:37

  今年66岁的国有原阳林场老场长李法,对培育绿色原阳大米情有独钟。

  “从1992年林场实行‘以林为主、多种种植、全面发展’的思路,创办米业公司以来,我与这里打了22年的交道。”1月23日,在原阳县太平镇水牛赵村万亩绿色水稻种植基地,望着一望无垠的田地,李法感慨地说。

  原阳大米米质晶莹透亮,软筋香甜,香味纯正,蛋白质、淀粉以及铜、铁、钙等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享誉海内外。水牛赵村位于原阳大米主产区的核心区,附近10公里既无大型企业,也无污染源,是发展绿色食品的一方净土。

  “上世纪90年代,原阳大米已在全国有名,但没有品牌,市场上好米的价格每斤才0.6元,而泰国进口米每斤卖到5元多。”李法说:“原阳大米质量可与泰国大米媲美,却有近10倍的差价,让人太不甘心。

  于是,李法注册了“原黄”品牌,并从农业部请来专家,用15天时间,对水稻种植基地的土壤、大气、水质进行化验分析,最终确定“原黄”米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绿色食品”标准。1996年3月,“原黄”牌大米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正式颁发了绿色食品证书,成为我省粮食品类中最早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产品。

  当时好多人对“绿色食品”不了解,认为生长时为绿颜色的粮食就是绿色食品,还好心劝李法不要瞎折腾了,净白花钱。但李法清楚,不打造品牌,不申请绿色食品认证,优质原阳大米永远卖不上好价钱。李法憋足了劲,就为给原阳大米争口气。

  为保护好来之不易的荣誉,李法在水稻种植基地内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制定水稻栽培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原料的品质。同时,基地稻田里装有远程电子监控,在原阳、郑州等地,都能通过电脑察看水稻生长情况和工人劳作情况,全方位保证大米的绿色环保。

  经过20多年的严格要求,基地农户都能自觉按照绿色标准种植水稻,生物灭虫技术、稻蟹、稻鳅共养等技术已在万亩基地全面普及。“原黄”牌大米在农业部门每年的检测中,均以优良的品质维护了绿色食品商标信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障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情。做粮食种植和加工,更应该讲良心,讲诚信。”李法的话掷地有声。水稻种植基地内刻有“粮心”二字的石碑在阳光照耀下,十分醒目。

  近几年,各地乡村休闲观光游相继蓬勃发展起来。去年,我省更是把都市生态农业作为农业“四大工程”之一进行培育。凭借对水稻种植基地良好生态的自信,也为了更好地宣传“原黄”大米的绿色环保,2012年,李法指导基地开始发展都市乡村旅游。

  基地划出100多亩地,分割成三分地一块的小地块,搞起了“都市人的一亩三分地”项目,吸引郑州、新乡、开封等城市的企业家和白领认租土地。目前,水稻基地内已有300多户市民认领土地,做起了快乐的都市农夫。

  原黄米业公司绿色食品基地总经理赵俊海说:“城市市民周末到生态基地放松一下,亲自插秧、收割、除草,能享受到田园耕作的乐趣。同时,他们的餐桌上也有了有机、无公害食品。无形之中,他们会对绿色‘原黄’大米更加认同。

  一位水稻专家参观过原黄米业后,动情地赋诗一首:“中国好米出原阳,原阳好米在原黄。绿色品质米中冠,晶莹剔透软筋香。”(记者 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