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三号车马坑发掘工作结束!发掘出陪葬马骨122匹,马车四辆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朱长振 文 图
11月9日下午,伴随着工作人员的逐渐撤出车马坑,历时10个月的新郑郑国三号车马坑发掘工作全面结束,此次发掘投入资金近百万,共发掘出陪葬马匹122匹,马车四辆,其中一辆鞍车,形制之大、装饰之豪华,刷新了“郑韩故城”内出土马车的纪录。
据新郑车马坑景区主任李宏昌介绍,时隔16年,于今年2月重新开始发掘的郑国三号车马坑共投入发掘费用98万元,平均每天约有13名工作人员辛勤地忙碌在发掘现场,9天下午,所有发掘工作全面结束,此次共发掘出陪葬马匹122具,马车四辆,其中一辆鞍车,形制之大、装饰之豪华,刷新了“郑韩故城”内出土马车的纪录,令人遗憾的是,另外三辆车破坏比较严重,仅存部分灰痕。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在新郑市郑国三号车马坑发掘现场看到,考古人员正在往外搬运考古器具,现场考古人员说,经过他们的专业清理,在地下埋了2400多年的4辆马车一点点出现在人们眼前,清晰可见车衡、车辕、车舆、车轮等。
据了解,从春秋时期的郑国到战国时期的韩国,新郑作为国都有500多年的历史,被后人称为“郑韩故城”。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工作,这里的重大考古发现屡屡惊世,郑国三号车马坑便是其一。
正在发掘现场忙碌的此次发掘项目负责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俊才介绍说,截止目前,三号车马坑的陪葬马匹共有122具,是郑韩故城历次考古中最多的,这不但印证了墓主人身份的高贵,对于探讨郑国丧葬文化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为何陪葬马匹均呈侧卧式摆放,且马骨上一般不见相伴的马器具?马俊才解释道,郑国国君下葬时,实行的是拆车葬,就是先把马杀死,并排放到坑底,再把完整的车辆拆开,将零部件放在马尸上。“虽说现场车马凌乱,但走向却一致,一般是东西向摆放。车头马头向西,表示心系故国,因为郑国的开国之地在陕西省华县,”马俊才说。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三号车马坑目前只发现4辆马车,车少马多,与东侧“中”字形郑公大墓墓道内发现的以陪葬车为主(44辆车)的情况相反。马俊才认为,这说明三号坑是在墓主人下葬后,由于墓道内陪葬车摆放不下,才于西侧开挖陪葬坑,用以另行下葬过多的陪葬车马。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掘出的最豪华的是一辆鞍车,车长2.1米左右、宽1.6米左右,车舆顶部出现彩席。“这是郑韩故城内首次发现带有彩席的马车。这辆车放在今天,就是汽车中的房车。它是国君出去视察、巡访或者打猎时乘坐的车,国君累了可以躺下休息,我们现在说的舆论,就是在舆车内讨论的意思,你们记者的舆论监督也是从此而来,”马俊才笑着说。
那么墓主人是郑国哪一代国君?马俊才表示,由于主墓严重被盗,随葬品几乎被盗一空,也没有相关文字记载,因此墓主人身份难以定论,根据目前发掘情况看,可能是春秋晚期君主。
记者在发掘现场还了解到,为做好动物考古、科技考古,在清理马骨时,工作组对发现的每一匹未被扰动的马骨,起取骶骨孔内和髂骨腔底部土样,用于陪葬马匹年龄、性别、病理判断以及毛色鉴定和DNA血统来源的研究。“这对于复原一些埋葬过程中的行为,研究埋藏学具有重要意义”,马俊才说。
从现场出土情况来看,郑国三号车马坑的陪葬马骨具有以下特征:总体摆放整齐有序,局部错乱或有叠压,陪葬马骨摆放具有北疏南密的特点。马匹均呈侧卧式摆放,一般头西尾东,仅编号MA012的朝向相反,陪葬马骨身上一般不见相伴的马器具,仅编号MA046马头骨前见有马衔之类马具,整体来看应当是拆掉马具后下葬的,三号车马坑陪葬车少马多的特征刚好与东侧“中”字型郑公大墓墓道内发现的以陪葬车为主的情况相反,据此说明三号坑是在墓主人下葬后由于墓道内陪葬车摆放不下,于西侧开挖陪葬坑,另行下葬过多的车和马匹。
【责任编辑:宋月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