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起来的王蕴智

05.12.2019  09:13

王蕴智参加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

王蕴智向河南省时任省长李克强寄呈《关于创建中原文明的标志性设施——河南文字馆之建议书》之首页

于安澜先生《古风一首赠蕴智

11月1日,一场全国性意义重大的纪念活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主持会议,并宣读习近平总书记发来的贺信。

120年风追甲骨,从未有此般盛会。荣光于人民大会堂,熙攘学坛“甲骨人”中,河南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黄河文明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甲骨学与殷商文明研究平台牵头人王蕴智教授应邀参加,并在前排就座。

这一次,他没法“”了。

王蕴智的“”,并非贬义,也并不是有意识的隔绝或者自我包裹,而是“板凳甘做十年冷”的淡定与自觉。作为一位纯粹的学人,他一直牧心静气,澹泊致远,矢志耕耘于甲骨文与古文字研究领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而鞠躬尽力。

”进书斋,甘坐冷板凳42年

1955年,王蕴智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

幼年时期,其父母被戴上“右派”帽子遭下放,爷爷英年早逝。由于出身问题,王蕴智与家人饱受磨难,患有偏瘫的奶奶始终坚持对他的文化修身教育。“文革”初期,学校停了课,父母仍被隔离劳动,奶奶被批斗致死。不得已之下,父母把他关在家中读书、写字。一来使其躲避外界纷扰,二来是用这种方式让他坚持学习。这样极端的处理方式,不仅让王蕴智从小就得到古典启蒙,能写能画;也养成了他腼腆内向、与世无争的性格。

因受河南古文化气息的浸润、书香门第家庭的熏陶,加之特有的经历和爱好,王蕴智从小就对古文字有着浓厚兴趣。1977年,他高考成绩优异,由于家庭出身和政审问题,他未能如愿被报考名校录取,后被动员补召就近上了中文大专班,“古文字的形、音、义都是学问,学习古文字可以躲避世俗。”也就是从那时起,王蕴智立志把人生交给古文字,虽然采取的方式依旧是“”。

1980年初,他通过书信拜投河南大学著名文字学家、音韵训诂学家于安澜教授为师,先生很快用蝇头行楷回复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长信,信中充满了鼓励、奖掖和期望之情。先生在信中写道:“深入研究是国家所需要,更是汉民族的文字不能让外国人代咱整理,如日本、美国。我们衰老已至,唯望你们肯来接班。”自此,他严格按照先生的嘱托,从《说文解字》入手,系统学习古文字学。

1985年,王蕴智考取了于安澜的研究生,正式来到河南大学深造。在于安澜的亲自指导下,他在古代文献典籍、文字声韵训诂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扎实的基本训练,并熟练掌握了出土文字资料,渐次理顺了古汉字形、音、义等诸方面发展演化的关系。

研究生期间,他完成了《<说文解字>形义嬗变分析表》,分别以15个专题对《说文》中的3000余个常用字进行了归类辨析。5万余字的硕士学位论文《商代文字论》,初步对以甲骨文为主体的早期文字资料进行了文字结体、字形演化等方面的探讨。

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业后,王蕴智又远赴吉林大学读博深造,这成为他治学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读博期间,他潜心治学、躬亲实践,“研究甲骨文,至少要站在考古(出土情况)、历史(文献典籍)和语言文字(形、音、义及其所在环境)三大板块之间。现代全方位的科学研究手段,给古文字学家提出了更高标准,这对今后的研究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名师传道,授业以专,他越钻研越深入,学术视野更加开阔,专业水平自此走向学界前沿。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曾有人把王蕴智的学术生涯形象地描述为藏入文字躲是非。其实,王蕴智的古文字研究之路,正是在躲避命运与专业志趣之间做出的人生选择。如果从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其考入高校算起,王蕴智已在“闻粟雨斋”(书斋名称,取自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的传说)中已经“”了42年。

一个“板凳甘做十年冷”的人,前期会蓄势沉潜,后期会厚积薄发。40多年来,在甲骨文研究领域,王蕴智可谓成果斐然,著作等身: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要课题《甲骨文语料数据库开发及其文字释读研究》《甲骨文词义系统研究》等5项;主持《河南历年出土甲骨文、金文研究大系》等省部级重要课题12项,出版《殷周古文同源分化现象探索》《殷商甲骨文研究》《殷墟甲骨文书体分类萃编》等专著6部,发表《商代文字可释字的基本整理》《释甲骨文市字》《商代葉族考》等专业学术论文120余篇。

至今,在王蕴智“闻粟雨斋”一侧的墙壁上,依然挂着于安澜先生在1987年用玉箸体篆书写给王蕴智的对联:“处于深渊游鱼乃乐,树之好柳鸣禽其来。”其意指在甲骨文的世界中要自得其乐。如今,于安澜先生早已仙逝,条幅已经泛黄,王蕴智也年过花甲,却还在潜心思索,为踵继前贤的未竟事业而笔耕不辍。

”在河南,写过三封非常知名的信

如果“”进书斋是王蕴志潜心钻研的一种学术自觉,那么“”在河南则是他服务社会的一种责任担当。

河南是著名的出土古文字大省,是汉字学的重要发祥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积淀和汉字文化资源,其中有两点让王蕴智格外关注:

一是甲骨文,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商文字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古汉字系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闻名于世;二是漯河的许慎,是中国文字学的开创者,享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赏,其著作《说文解字》是中国首部字典,奠定了古汉字学研究的基础。

20世纪末,基于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广博的知识架构,作为我省人文学科最早的学术带头人、省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自他参加工作进行专业规划那刻起,王蕴智使产生了两个念头:一要为汉字安一个家,二要竭力推广中国文字学奠基人许慎。

为此,王蕴智写过三封非常知名的信——

第一封信,2002年,王蕴智曾向河南省时任省长李克强寄呈了《关于创建中原文明的标志性设施——河南文字馆之建议书》。在信中,他建议在省内创建大型汉字文化设施,提出了“给汉字安一个家”的请求;

第二封信,王蕴智在2004年首次提出“许慎文化”概念,他以河南省文字学学会的名义,发出一封《关于进一步弘扬许慎精神,促进许慎文化资源开发的倡议》函,同时为漯河市政府撰写了《关于全面开发许慎文化资源的规划》。他建议许慎家乡应由单纯地纪念许慎,升华为构建由许慎精神和汉字学两个要素组成的许慎文化;

第三封信,2017年,王蕴智以河南大学教授的身份,给河南省时任省委书记谢伏瞻写了一封题为《关于在字圣许慎故乡漯河市规划建设“中国字书博物馆”的建议》的信。

在身边人看来,谦逊低调的王蕴智如此高调地发声,确实不同寻常。尤其是给李克强同志的那封信更是几易其稿,用毛笔书写完成后,最终以挂号信的形式寄出。收到信件后,省政府迅速把建议书批复到安阳,并聘请王蕴智组织规划布展文本,国家相关部门正式批准在安阳市建设中国文字博物馆。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今天,位于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已开馆十周年,数千件文物精华尽可一览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堪称一部“景观式文字大典”。由王蕴智在漯河规划构建的许慎文化园也于2010年10月开园。该园集文物保护、名人凭吊、经典教育、汉字文化观光于一体,古朴厚重。在许慎家乡,王蕴智已先后主持承办了四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并助推漯河市创办了以汉字文化教育系列为主题的许慎文化学院。中国字书博物馆的馆址和建设方案也已经确立,相信不日便可建成。

谈及对家乡的热爱,王蕴智不假思索地用一个字“”来表示。他说“”这一概念在甲骨文中反复出现。这个字的中部是一个城垣,中间一个旗杆,旗帜上下飘荡,表示人口聚集在标志性的中心地带。这个“”字引申有“天下之中”之义,商王坐踞自己的江山之中,东西南北的番国部族得以臣服,最终一霸天下,气势恢宏。因此,他期望学者们通过对中原出土各大宗古汉字资料的系统整理、建立大型系列文字库、推出中原汉字文化遗产学术文库等多层次、高品位的文化立项建设,早日实现河南从汉字文化资源大省向学术强省的跨越。

”入河大,构筑甲骨文研究新高地

120年前,一片甲骨“”天下,沉睡千年的甲骨文开始走进人们视野。107年前,八朝古都开封,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大学前身)于此创办。

在风云激荡的历史大潮中,作为同时代诞生的新生事物,甲骨文与河南大学从历史深处走来,结下了深厚绵长的不解之缘。百余年来,在殷墟的发掘和甲骨文的收集、整理与研究中,浸透着董作宾、朱芳圃、石璋如、尹达、孙海波、郑慧生等一代代河大人的心血和汗水。

进入新世纪,在百年名校振兴的历史征程中,河南大学始终将甲骨文研究作为特色学科来进行建设。

2009年12月,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建立古汉字研究所,王蕴智担任所长。

上任伊始,王蕴智便提出河南大学古文字学科建设的一揽子规划,并逐步确立颇具中原特色的古文字教学、科研体系。近年来,古汉字研究所先后申报获批《中原出土商周青铜器铭文分域整理与研究》《殷墟黄组卜辞整理与研究》等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还获批有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河南历年出土甲骨文、金文研究大系》、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以古汉字学为内涵的河南省特色学科教育规划研究》、教育厅“中原经济区”专项课题《创建富有中原文化底蕴的华夏汉字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并提交了相关研究报告,这在我省乃至全国的古文字研究领域都起到了引领表率作用。

此外,研究所已完成《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补编》《小屯南地甲骨》《英国所藏甲骨集》《怀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甲骨文字》《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等重要著录书的电子图像处理工作,对于甲骨文分组类的整理工作也已基本完成。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关于重视“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的讲话精神,推动甲骨学研究向纵深发展,2016年9月,我校又组建了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甲骨学与殷商文明平台”,担任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首席专家。

该平台由王蕴智牵头,继承河南大学甲骨学优良学术传统,整合校内外人才和资源,协同国内外甲骨学学者,以全面整理研究甲骨文为使命,推进甲骨学与“黄河文明”特色学科群的建设。

2017年5月,基于王蕴智学术团队的专业实力和口碑,平台承担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的核心子课题《甲骨文全文数据库及商代语言文字释读研究》的研究。时隔两年后,今年5月,该项目的前期成果获得了首届“王懿荣甲骨学奖”。

进入信息时代,当甲骨文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近期,我们课题组将首先完成殷墟甲骨文原文与释文文本对照的计算机输入,数据库共收录当今海内外30余种重要的甲骨著录与缀合材料,已收录甲骨86700余片,剔除重片及缀入他片的9598片,最后录入计算机系统有将近8万余片,共有15.7万余条刻辞,原文与释文共计340万字。按照项目进度计划,甲骨文全文数据库2021年可完成结项。”长期潜心研究,王蕴智对甲骨文每一个数据耳熟能详。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强调,“新形势下,要确保甲骨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人传承。”如何做到?王蕴智认为,既要引领青年一代甲骨文研究者成长,也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给学生上课是有效便捷之法。“我每周都会给研究生讲授《古汉字学》,不仅教学生认识甲骨文拓片上的古字,还会追根溯源,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使学生真正了解中华文化的基因。

盛会已往,余韵犹存。“坐在人民大会堂里,内心既涌起了一股暖流,也增添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催人奋进。”谈及未来打算,王蕴智说,“20年前,甲骨文发现100周年之际,我在《古文字研究》《着手于跨世纪的甲骨学研究》中就作过长远规划——我和团队成员会专注甲骨文的基础整理与研究工作,大致从四个方面持续深挖:一是将更加深入进行甲骨文释读及商代断代大型字书的编纂工作;二是加紧甲骨文语料整理及全文数据库建设;三是推进甲骨文史料档案及排谱工作;四是加强甲骨文卜法及商代思想文化资源的研究,深入探讨上古数术文化渊源。

甲骨文作为一种3000多年前的文字载体,本身是古老的;而甲骨学作为一门显学,仅仅走过了120年,又是崭新的。在这两个甲子的光阴里,甲骨文研究已然从鸿蒙初辟到巍然成学,此中又有无数如王蕴智般的河大人求索不息,弦歌延绵。他们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把甲骨学建设成为我省高等教育系统架构中的一门特色学科,并将其打造成富有国际影响力的甲骨文研究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