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名家申小梅表演艺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

27.12.2015  21:28
          与会部分发言的省内外戏曲名家

12月25日,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周口市委宣传部、河南省剧协等承办的“河南省艺术名家推介工程——越调名家申小梅表演艺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

来自省内外的王蕴明、王安奎、赓续华、孙豹隐、徐培成、董文建、王洪应、齐飞、孟华、方可杰、刘景亮、罗云、姚金成、谭静波、王明山、陈涌泉、孟祥礼、张平、朱赵伟、张付中、师东坡、吴亚明等20多位知名戏剧评论家、剧作家、艺术家,对申小梅的艺术成就和她对越调发展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河南戏曲尤其是越调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会上,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赵钢称该研讨会是河南艺术名家推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旨在发现和推介河南文化艺术领域发现人才、推介人才,繁荣河南文化艺术事业,培养河南文艺人才。

与会专家认为申小梅在很好地传承了其恩师、越调表演艺术大师申凤梅的表演艺术成就的同时,不断探讨中国越调艺术的创新、振兴之路。同时,她秉承恩师德艺双馨之精髓,捐资助学,热心公益,不仅在舞台上塑造了性格各异的艺术形象,也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艺术家的良好形象。

王蕴明称河南省一系列发展戏剧的政策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其中包括已成功推出17期的艺术名家推介工程。并称申小梅的表演艺术在由继承到创新,从古典到现代上表现突出。

看戏看角儿。”徐培成在会上称赞申小梅天资聪慧、虚心好学、勤奋刻苦,善于刻画戏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常以“”致胜,并以形神兼备、节奏有致的舞台形象感动观众,提升全剧。

孙豹隐总结申小梅表演艺术风格为:表演稳重深沉,唱腔苍劲有力,台风质朴自然。

申小梅1990年拜越调大师申凤梅为师,表演唱腔都酷似其师,是被广大观众和专家公认的申派艺术和越调艺术的领军人物。她不仅很好地继承了《收姜维》《诸葛亮吊孝》《七擒孟获》《斩关羽》《李天保娶亲》等申派经典剧目,还不断创新发展,在新编历史剧《尽瘁祁山》中塑造了暮年诸葛亮的艺术形象,在新编历史剧《老子》中塑造了老子的艺术形象,在《大明朱元璋》中饰演朱元璋,在《申凤梅》一剧中饰演申凤梅。《尽瘁祁山》让她为越调收获了第一个中国戏剧梅花奖;《老子》一剧则第一次把老子的艺术形象搬上了戏曲舞台,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文华大奖,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并且已经拍成了电影。2014年,申小梅还荣获了第二十四届上海“白玉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