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新突破给中国粮食安全焊上“保险锁”

13.10.2014  12:17
      10月10日,农业部组织专家对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第四期中国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攻关项目进行测产。结果显示,湖南省溆浦县第四期超级稻百亩片亩产超过了1000公斤,创造了1026.70公斤的新纪录。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博士提出了“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的尖锐命题,引爆国际舆论,甚至引发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国内国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表明,中国人的饭碗要始终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因此,中央历届领导集体都注意把粮食安全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

  考察中国粮食安全,虽然现在中国人衣食无忧,但是也不得不承认,面临巨大的挑战。人口基数大,并且还将继续增长,未来几年将会达到人口峰值。由于城镇化和道路交通的推动,耕地面积持续减少,18亿亩耕地红线随时可能被冲击。中国环境总体恶化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农业生产存在生态安全风险。粮价长期偏低,种粮比较效益不高,难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等等。这些挑战都是躲不开、绕不过的坎。如何应对挑战、维护中国粮食安全?很显然,依靠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一条最佳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创造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的新突破,无疑是给中国粮食安全加上了一道“保险锁”,也为解决人类饥饿带来了新福音。为什么这样说?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解释。

  首先,超级稻亩产新突破意味着用经济办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粮食必须避免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相反的要适度供大于求,这是粮食作为特殊商品属性决定的。供大于求造成粮价下跌,粮农利益受损。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在耕地、粮价不变的条件下,既保证了市场的粮食供应,又提高了农民种粮收益,这样用经济办法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一方面付出的成本最小,另一方面这是巩固粮食安全最有效最持久的关键一招。

  其次,超级稻亩产新突破满足了人口增长的客观需要。中国还要过几年才达到人口峰值,粮食供需矛盾到那个时候才最突出,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超级稻亩产2004年突破800公斤,2012年突破900公斤,2014年突破1000公斤,这样一条亩产螺旋式上升的曲线,预示着粮食增加比人口峰值到来抢先了一步。这是中国农业部、袁隆平科研团队高瞻远瞩、努力奋斗的结果,为中国粮食自给自足提供了坚强保证。

  再次,超级稻亩产新突破加强了中国深化改革发展的主动权。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当前,中国正在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个“新四化”建设。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的意义还在于,粮食安全没有落入依赖进口的陷阱,而是与“新四化”建设是协同推进。如此一来,国家就能够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牢牢掌握改革发展主动权,使之不因发生粮荒而造成改革发展转向。

  科研攻关没有止境,维护粮食安全没有止境。面向未来,“80后”老头儿袁隆平又对超级稻产量提出了更高目标。人们将会看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超级稻将是一块举足轻重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