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产粮大县”是这样炼成的

10.09.2014  12:48
              金秋季节里记者一行来到濮阳县徐镇镇家家宜米业的水稻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林网整齐,道路平坦,水利设施配套齐全,一方方绿油油的稻田被一条条相通相连的道路、沟渠分割的整齐有序,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宛如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这只是濮阳县农业综合开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濮阳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挖潜力

              濮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20个乡(镇)有7个紧临黄河,135万亩耕地有50多万亩是中低产田,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严重受自然条件影响,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但对于农民来说,地里多产一斤粮就能多收入一斤粮的钱,提高粮食产量是他们对土地最为迫切的愿望。

              如何挖掘土地潜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强筋壮骨”?近年来,濮阳县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主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实施、高效益开发”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力度,千方百计增加项目投入,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综合配套,建设“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成网、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基地。自1988年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濮阳县已对86万亩中低产田实行了改造,通过改造使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强基础

              完善的基础建设是保证粮食丰产丰收的根基,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濮阳县始终把“连片开发、综合整治、建管并重、永续利用”作为工作的基本准则,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提高效益,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打破项目界限和部门界限,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统筹安排项目投放,改变过去“撒胡椒面”式的项目资金安排方式。通过将革命老区建设项目、产粮大县奖励项目等统筹安排,协调交通、电业等部门将其自行安排的项目资金集中投放到农资综合开发项目区,有效发挥了项目资金的聚集效应,形成了多部门参与项目建设的合力,提升了农业综合开发水平。

              据统计,自实施农业综合开发20多年来,濮阳县共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41个,开发面积占全县农田面积的半成以上,累计完成投资38944.82万元。自2005年以来,10年间累计完成投资28086.42万元。项目区新打机井1559眼,购置配套设备76套,开挖疏浚沟700.1公里,硬化渠道214.61公里,新建桥梁3284座,新修水泥路165.83公里,科技推广项目19项,植树53万棵。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治理,项目区共新增灌溉面积12.5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8.9万亩,新增除涝面积9.38万亩,改善除涝面积3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9.37万亩,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1.06万亩,使项目区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井配套、旱能浇、涝能排、农机化、科技化的高标准农田新格局。

              促增产

              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濮阳县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增加土地收益,提高粮食产量,仅仅靠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是不够的,还必须积极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发展产业化经营,才能进一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打井、修渠、建桥、铺路,变低中产田为高产田、稳产田的同时,濮阳县通过对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扶持和科技项目的实施,不断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力度,拉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项目区农民的科技意识、技术水平及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多年来的农业综合开发,濮阳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望天田变成了丰产田,粮食产量明显提高。2013年,该县粮食总产量达到9.154亿公斤,较上年粮食增产7342万公斤,人均占有量975.3公斤,商品贡献率达到78%,实现了粮食产量的“十连增”,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原粮仓。一个农业大县,不仅连续10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跻身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2013岁尾又晋级为“全国超级产粮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