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老伙计16年帮近5000名学生 累计资助40余万

16.01.2015  10:27

老兵陈春琳,我们向你致敬河南商报记者 唐韬/摄

有一份付出,叫爱心有一种坚持,叫感动有一段故事,触动心灵

在洛阳,有这样两位退休军人,每月都会拿出一半退休金资助贫困学生,累计资助40余万元

一对老伙计16年帮了近5000名学生

河南商报记者吴涛

在洛阳市第十九中学,有这样两位老人,从16年前他们退休的那天起,就开始用自己的退休工资资助贫困学生。

16年来,俩人一共拿出40余万元,帮助4902名贫困学生,其中,全额资助贫困学生近400人。

爱心

从部队退休后

他们加入了“春蕾计划

以前,李荫浓和陈春琳是解放军某研究所的研究员,俩人既是战友又是同事,平时关系不赖。

1998年的一个下午,李荫浓找到陈春琳说,“老伙计,咱马上就要退休了,现在有些孩子饭都吃不上,衣服也没有,咱们做点啥吧?

正巧,洛阳相关部门正在为“春蕾计划”招募爱心人士,后来退休的李荫浓立刻加入了。第二年,陈春琳也加了进来。

陈春琳说,从那时起,他俩便把每月退休工资的一半以上用来资助“春蕾班”的学生。

李荫浓至今还记得,他资助的第一个“春蕾女童”叫“桃子”,“那时候她怯生生的,家里条件不好,想让她辍学。”后来,桃子如愿继续学业,现在她已经大学毕业,“那孩子争气,现在在浙江教书呢。”李荫浓自豪地说。

2002年,俩人又将全国第一个乡级“春蕾班”接到手中。现在,他们接手的“春蕾班”已经有17个,累计帮扶贫困学生4902名,全额资助近400人,160余人考上大学。

奉献

一天中他有17个小时花在学生身上

在洛阳市第十九中学高三“春蕾班”,教室的最后面是陈春琳的书桌,桌子上摆着每个孩子近期的成绩表,每天他就坐在这里和孩子们一起上课。

以前,陈春琳住的地方离学校有5公里远。为了能陪孩子们,他每天跑步到学校。学校看他辛苦,就将办公楼一间放杂物的房子腾出来让他休息。

陈春琳说,住在学校可以随时照顾孩子,他还当起了“保姆”,经常给孩子们打水,“他们学了一天,累得很,省了打水的时间多背俩单词,这多好。

在陈春琳六楼的卧室兼办公室内,一张单人床靠墙放着,床头是一个木桌,旧军装洗得干干净净。床头的抽屉里,永远备着一堆治疗感冒和拉肚子的药,角落里还放着两盒红糖和白糖。陈春琳说,“冬天学生容易上火,白糖水去火,红糖水熬给每月肚子疼的孩子喝。”从早上5点起床到晚上10点就寝,陈春琳每天要花17个小时照顾孩子们。

用心

画一张手绘化学复习表要8天他至少画了300张

在驻洛某部大院中,李荫浓住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屋子内,房间里散落着各种卡片与资料。与陈春琳不同,他196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所学的知识对学生们很有帮助。平时,他就趴在桌子上画各种化学公式和资料卡,还用彩笔标出各种颜色,表示不同元素的活跃程度。

他最自豪的作品就是两张手绘复习表:一张中学化学复习一览表,一张无机化学反应表。表中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标注多达上千条,涉及中学化学所有的知识。

要将这些化学知识画在纸上,李荫浓可是费了不少劲儿,他先是将中学课本来回读,又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打底稿,即使一切都准备就绪,但要画完任何一张,都要8天时间。

在十九中的楼道和班级里,时常能看到这两张表。每隔一段时间,图表就要更换。几年来,李荫浓说,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画了多少张,“300张肯定是有的。

坚持

一直做下去

直到走不动的那天

李荫浓那间不大的屋子里,放着一个架子,上面摆着各项荣誉:全国第七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河南省春蕾计划先进个人、全军优秀退休干部……但他不是太重视这些,那些放在角落里的证书,封皮上还落着灰尘。

这个才是最重要的。”李荫浓拍拍自己的电脑说,电脑里有俩人视为珍宝的东西: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和资料,每一份化学辅导材料。

闲暇时,俩人会凑在电脑前,一张张浏览学生照片。“有的是他们传过来的,有的是我们给孩子们拍的。”李荫浓说,他们资助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照片,洗出来的照片已经装满了60多本相册。

长期的付出也让他俩得到回报,去年期中联考,十九中高三4个过一本分数线的学生中,“春蕾班”有3个,全校41个过二本线的,“春蕾班”就占了31个。

在他俩的手机里,存着每一个学生给他们发来的短信,他们经常翻看。

一名中国政法大学大二的学生给他们发短信说:“您说这条路您会一直坚持下去,虽然不知还可以走多远,其实我很想对您说,‘可不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您总是希望我们好,但是我一直觉得您好好的,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这些孩子家里都苦,能学知识,将来出人头地有个好的归宿,比给我们啥都强。”陈春琳说,还没有想过什么时候停下来,“可能到走不动的那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