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恶搞花木兰事件再发酵 出品方:是合理范围内的再创作

10.07.2015  11:09

  □记者 王峰

  核心提示|昨日, 本报在A01版和A11版报道了演员贾玲在上海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中恶搞花木兰惹争议一事 ,引起各方关注。连日来,该事件经过网络发酵,成为人们深度热议的话题。昨日,节目出品方在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恶搞花木兰”的说法并不妥当,认为观众“应该完整地看待一件事情”。截至昨晚记者发稿时,上海东方卫视官方和贾玲依然未对此事作出回应。

   【回应】“是合理范围之内的再创作

  昨日,记者联系上东方卫视宣传统筹尹女士,针对此事,对方解释《欢乐喜剧人》的制作方和出品方属于欢乐嘉娱公司,“平时宣传口径也在欢乐嘉娱公司,我们播出平台只是配合做一些辅助性工作,不能给出官方回应。”尹女士认为,贾玲的小品是对民间人物合理范围内的再创作,“观众看到小品也不会认为‘花木兰’就是这样的形象,它的本质是喜剧。

  随后,记者联系上欢乐嘉娱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恶搞花木兰”的说法并不妥当,“我还是建议观众应该看完这个小品”,该负责人说,“‘吃亏是福’是这个小品的主题,特别是结尾花木兰接到任务出奇兵打退敌人那一段。贾玲为了这段戏也练了很久,就是想表现出‘花木兰’英姿飒爽的形象,这与前面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转折,这也是我们制作节目的初衷。”不过她也承认一旦英雄形象受到伤害,英雄故里的群众心情自然就会不舒服,这是很正常的,“希望能得到大家的理解,我们应该完整地看待一件事情。

  记者继续拨打贾玲经纪人张女士电话,但对方并未接听,也未就记者发去的短信给予回复。

   【热议】在文化人看来——恶搞要把握好度,恶搞不等于恶俗

  在当下,恶搞盛行的网络时代应如何把握传统文化精髓实际上比“贾玲道歉”更能激发人们的讨论欲望。昨日,记者走访了省内文化界人士,历史、民俗专家,以及电视综艺节目研究者,听一听他们的看法——

  省作协名誉主席、著名作家张宇:当前的综艺节目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解构,这从商业角度来看是无可厚非的。“但恶搞应该有个度,这个度是衡量娱乐化节目的标杆。”张宇说,“是恶搞还是糟蹋,电视制作者要把握好这个度,如果毁灭了我们的精神记忆,一切恐怕不复存在。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是民族存在的根本,一旦这种文化传承基因消失了,整个民族尊严就会被连根拔起。

   相关报道>>>

   贾玲恶搞花木兰引木兰故里强烈不满 要求其道歉未回应

   贾玲回忆苦日子曾倒尿壶:王菲也倒过

   贾玲回应春晚节目歧视女胖子争议:让我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