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农村贷款难:定向降准能否“解渴”农村金融
释放利好信号:
两次降准,银行流动资金多了,涉农贷款更方便
在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高标准农田连片成方。站在田野里,城厢镇党委副书记陆明感触良多:“高标准农田是现代农业的基础,但高标准意味着大投入,农业比较效益低,回报周期长,资金是最大的难题。”
陆明介绍,镇里有5家合作农场,流转的土地面积共2万多亩。“虽然镇里每年都挤出2000多万元投入高标准农田,但分散到各农场,就像‘撒胡椒面’,现在才完成了7000亩。”
据测算,建设一亩高标准农田要投入3000—5000元,以一个合作农场2000亩土地计算,需要投入600万—1000万元。“这么大的投入,靠镇里的财政补贴不行,靠农场自身积累也不行。另外,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往往今年这里渠修好,过几年遇几次大水又坏了,常常要循环投资,这样容易形成建设速度跟不上老化速度的‘怪圈’。”陆明说。
钱从哪里来?合作农场纷纷把希望投向银行。
太仓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顾必武介绍,去年5月,城厢镇5家合作农场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获得该行1亿元的授信,专门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到目前为止,太仓市有9家合作农场获得了1.8亿元的授信。
“授信有了,未必有贷款。”顾必武说,“银行总是感觉缺钱,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农村商业银行来说,增加流动性是最渴望的政策。”
今年4月,央行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存准率两个百分点。6月16日起,再次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
“两次定向降准,多了5亿元的流动资金。”顾必武说,这对于那些合作农场来说,定向降准无疑释放出一个利好信号。
稻花香农场尝到了甜头。“因为政策调整,我们提前获得了贷款,有了钱,就可以着手农田基础建设了。”农场负责人说,目前已经到账的1500万元全部用于新毛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余下贷款到账后,南郊1万亩也可以整体推进了。
现实困境堪忧:
合意贷款规模受限,缺乏精准“滴灌”,资金难找准“靶心”
段永凡,金湖县金北镇张方村的土地流转大户,这几年他联合几个种粮大户,流转面积上千亩。正值夏种时节,面对资金这个老大难,他希望定向降准能带来利好。
这些日子,段永凡向镇上的邮储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提出贷款申请,但因为没有可抵押资产,找不到担保,款依然没贷到。老段感叹:“农民贷款太不容易了!过了农时一年就白忙,只能向左邻右舍三五千地借。”
苏州一家城商行负责人坦言,定向降准释放了流动性,银行手里钱是多了,但受限于存贷比,贷款资金是有上限的,不能多放。目前他们城商行的存款余额为400亿元,降准0.5%,相当于释放了2亿元的流动贷款资金。但这2亿元并不能用于新增贷款,因为央行虽然推出了定向降准,但合意贷款管理没与时俱进。他打了个比方,如果把银行比作是一个水池,涉农贷款比作需要灌溉的农田,降低准备金率,相当于给水池里多放了水,但真正能给农田灌多少水,制约因素还没完全解决。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长期以来农村金融的毛细血管不畅,没有有效的“滴灌”措施,难以将定向释放的流动性找准“靶心”。目前一些中小型股份制银行在急速扩张中,资产负债表绷得很紧,自身流动性紧张,信用收缩已不可避免。如此一来,定向降准往往成了中小银行缓解自身流动性的筹码。
他分析,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比普遍较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也比较高,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不是没钱放贷,而是不想放贷,即使定向降准投放流动性,也不一定能有效调节贷款投向和结构。
正规渠道贷款难,民间灰色地带资金活跃。一位养殖企业老板诉苦说,他找民间小贷公司借的“过桥资金”,100万元的本金,10天利息就要2万元,根本负担不起。
农村金融出路:
政策多“接地气”, 激活现有金融组织支农活力
农村融资难、融资贵现象长期存在,凸显农村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专家认为,其原因一是政策性金融作用发挥不充分,合作金融发展缺位;二是扶持政策力度不足,协调性和合力尚有提升空间。一位从事设施农业的农场负责人抱怨,一些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基层实施不了,落地难,主要原因是政策没有“接地气”。
“有的地方人民银行是按季度下指标,有的地方则按月下指标,对金融机构的约束太严。”苏州某城商行业务经理说,新增贷款指标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了,但贷款比例不能高于存款75%的上限没变,合意贷款规模没变,就相当于水库上游放了水,闸门没全开,水流就不畅通。
“定向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可能短时间会在局部缓解流动性紧张局面,但根本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并非一两次降准所能解决。”太仓农商行业务发展部副总经理朱敏宇认为,农村融资难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根源还是与农民、农企本身的生存环境不协调,除了金融政策方面的倾斜之外,需要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等综合化手段,降低税收、降低成本,把从事农业产业的风险降下来,让务农涉农的有更好的稳定收益,金融才能更好地进入。
吴江农商行副行长庄颖杰表示,目前金融政策不断倾斜,为农民融资创造更为宽松的条件,然而要产生更好的效果,一方面要改善实体经济环境,另一方面也需要银行自身练好“内功”。
针对农村金融有效服务不足问题,有关专家认为,出路在于激活金融组织的支农活力。在政府层面,应多给一些扶持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真金白银”,比如建立农村信贷风险担保基金,对扶农成效突出的金融机构实施奖励等。同时也要制定差别化监管措施,综合运用财税、货币、监管等政策工具,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符合监管要求的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持续提高存贷比。
7月1日起,银监会对存贷款计算口径进行调整,进一步为农村金融机构松绑,鼓励商业银行将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入小微和“三农”领域,这让许多种粮大户们看到了希望。
延伸阅读
金融支农不断加力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将其作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部署,明确提出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
■4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大涉农资金投放等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六项措施,并要求所有涉农金融机构都要努力往下“沉”,不脱农、多惠农。
■央行从4月25日起分别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2个和0.5个百分点。
■6月16日定向降准再度开闸,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