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之三

30.05.2016  08:51

  “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就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等时代命题,不断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亿万人民群众的物质福利和精神享受,事关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开展战略性问题和前沿性问题研究,就要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努力作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社会总是在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肌无力”。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

  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当前,我省正处于转型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足理论前沿,联系河南实际,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等理论工作平台,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优长学科体系,加强对我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准确把握河南发展的历史阶段性任务,围绕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加快“四个河南”建设、决胜全面小康、贯彻实施“十三五”规划、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脱贫攻坚等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开展联合攻关,用理论创新成果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回应人民群众热切期盼。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实践是学术的舞台。聚焦重大实践,紧贴河南实际,奋力开拓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就一定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