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爱德华·莫索尔:河南是一个很开放的省份

14.09.2017  11:34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亚辉/文 董亮/图

作为参加本次欧美同学会年会的外国人,爱德华·莫索尔的名气可是响当当的。他是挪威科技大学教授,从事脑机理方面的神经科学研究,2014年获得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这样解释自己的研究内容:“在一个空间里,人们总是能够找到方位,这是人类最基础的能力。但大脑的巡航系统是在哪里呢?大脑当中神经元是怎么工作的呢?”通过研究,他发现了构建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GPS细胞。他也因此项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奖。

“人类大脑里有GPS细胞,请问您大脑里有没有感受到河南与挪威的距离?”记者开场的一句问话,却把爱德华·莫索尔这个大科学家难住了。他很认真地表示,他目前的研究都是在短距离内进行。从科学的角度看,如果是在地球的另一端,漂洋过海的距离,这种情况下脑神经细胞是怎么运作的,现在还没有办法研究。

而一谈到对河南的具体印象,爱德华·莫索尔就开始滔滔不绝起来:“刚来到河南,我非常惊讶,没有想到河南省这么大,人口居然有一亿之多。河南文化古老而深厚,现在在教育和创新方面投入很多,经济发展也很快。非常期待河南未来有更飞速的发展。”他表示,不久前河南省的一个代表团去挪威访问,他们进行了愉快的洽谈,很期待跟河南的大学或科研机构开展合作。

爱德华·莫索尔对河南大力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表示赞赏。他说,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需要长期的投资,特别是在基础科学方面。基础科学是非常花费时间和资金的,有的时候需要几十年才能见效,需要有毅力去坚持。另外,还要敢于冒险。科学研究很多情况下是会失败的,但是一旦成功了,也会有很高的回报。要鼓励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在有风险性的项目上多包容他们。在创新发生之前,可能首先是有一些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候还很“疯狂”。现在的年轻人中,“疯狂”的想法可能会更多,要有耐心,鼓励他们努力工作。这样一来,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近年来,河南出国留学和归国人员越来越多。爱德华·莫索尔建议:“出国留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可以学习国外的一些新知识、新思维。对于河南来说,要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让他们愿意回来。同时要利用留学回国人员的资源优势,加大与国外的交流合作。河南发展非常快,已经是非常适合做科研的地方了!”

“对河南印象这么好,您有没有打算去看看少林功夫,尝尝河南烩面?”面对记者最后的提问,爱德华·莫索尔风趣地说:“这次行程很紧,没来得及去。不过你这么一问,我就知道下次来要做什么了。”

问鼎诺贝尔奖是全世界科研人员的梦想。作为一名诺奖得主,有没有哪些经验可以传授?爱德华介绍,创新首要的是包容不一样的声音,对于一些看似疯狂的想法,要给予发展的空间,目前,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从大局面来说,已经具备了很好的科研环境。此外就是一些老生常谈的经验,比如耐心、努力、踏实,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这些基本的品质。

未来是否有可能与河南进行深度合作?爱德华介绍,合作一般发生在机构与机构之间。前段时间,河南代表团曾经前往他所在的挪威一所大学访问,双方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期待未来能将意向转变为现实。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