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千载 诉说上海气质——“申城寻踪——上海考古大展”掠影
上海是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很多人眼中,上海只是在近100年才从一个小渔村发展而来的。然而考古发现证明,上海至少已有6000年的历史。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申城寻踪——上海考古大展”用出土文物弥补文献史料的缺失,还原出一个老上海的故事。展览汇集了上海地区历年出土的文物精品500余件,从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上海从何而来。
上海的历史有多远
记者随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任宋建步入位于上海博物馆一楼的第一展厅,迎面便是“上海第一人”。2004年,上海市青浦区崧泽遗址出土了马家浜文化人头骨。这具距今约6000年,保存相对完整的头骨成为研究上海最早先民体质特征的最重要材料。宋建告诉记者,“上海第一人”不仅是个体的表述,更代表了迄今发现最早的上海先民、上海最老的先祖,也就回答了“上海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居住”这一问题。
从考古发掘来看,这些上海最早先民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开垦土地,种植水稻,饲养家畜。一个直观而有趣的表现则在于烹调方法的多样。可煮,出土器物中有陶釜;可烤,出土的陶炉箅,呈长方形,两侧有耳,中间有炉条,颇似今天的烧烤架,这种单独成器的炉箅以上海青浦崧泽遗址最早,是上海早期先民的新发明;可蒸,眼前的一个陶甗,内有隔档,旁边还有小巧的注水孔,便于加水和观察水位,显然是当时设计精良的高级蒸锅。
宋建告诉记者,第一展厅以“文明之光”命名,集中展现了上海史前文明的起源、发展和传承。良渚文化是上海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史前文明的高峰,在青浦区福泉山遗址,目前已经发现两处良渚文化权贵墓地,墓葬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象牙器、陶器等,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的生活状况。
上海考古工作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的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崧泽文化、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以往只对某一考古遗址的发现作过展出,这次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上海考古成果的第一次集中展示,令人兴奋。”宋建说。
一个小县城如何发展起来
“上海的城镇发展离不开水。”宋建说,广富林遗址代表上海形成了城镇的雏形,青龙镇的发现则代表了城镇的发展阶段。唐代青龙港的繁荣,使得重要贸易港口带动城镇的发展。其后吴淞江、黄浦江“江浦合流”,才有了老城厢的发展,此时已是明清时期。
展览的第二展厅为“城镇之路”,重建了古代上海随着吴淞江、黄浦江两大水系变迁的城镇发展历程。
宋建指着展柜中的青铜礼器告诉记者,近年来,松江区广富林遗址发现了多件春秋时期青铜礼器,有青铜尊、青铜鼎等,也发现了铸造青铜器的石范和陶范,还有其他与宗教礼仪活动有关的文物如卜甲。此外,广富林遗址中发现了许多汉代的地砖、瓦当等大型建筑的构件。这些绳纹企口地砖,纹饰、做法以及凸出来的榫卯结构都与汉代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中央官署铺设的地砖相同。“这说明广富林时期已经有了官署,上海的城镇雏形开始出现。这些发现为了解上海早期的城镇形态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宋建说。
青龙镇是上海唐宋时期主要的港口市镇。近年的考古发掘发现了铸造作坊、房屋建筑、水井等遗迹,也出土了大量来自各地的陶瓷器。此次展览展出的修复后的褐釉腰鼓,以及长沙窑贴花执壶等,都可想见当时市镇的繁华一景。
而位于上海普陀区的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是位于上海市区的另一个重要遗址,它保存比较完好,是研究中国水利史和吴淞江变迁的重要证据。展览还特别设计布置了主持志丹苑水闸修建的任仁发家族墓葬、提议修筑并捐建上海城墙的顾从礼家族墓葬,以及修建豫园作为私家花园的潘氏家族相关文物,从不同角度讲述上海城镇的变迁故事。
海纳百川的城市气质从何而来
展览的第三展厅为“古塔遗珍”。上海至今尚保存唐宋元明清古塔13座,集中在上海的西部地区,这和上海城镇的发展一致。此次展览选择上海古塔地宫、天宫出土的文物精品100余件,使观众能在塔影秘宝佛光中领悟城镇兴起过程中的文化升华。最为精彩的当属圆应塔塔顶的“宝葫芦”中保存的嵌福禄寿喜盒铜宝珠内胆。
“一个人没有了记忆,就会迷茫,一个城市更不能抛弃自己的历史。”宋建说,与恢宏的北京、浑厚的西安等城市文化不同,上海文化中蕴含精致、开放等独特气质,这种气质遗存在她的历史文脉之中。
宋建带着记者浏览了马桥文化的几件展品,比如一件硬纹陶,明显可以看出南方文化的影响,很有可能是浙闽赣区域的一支。而同时期的另一件陶鬶,则有清晰的北方龙山文化的痕迹。在宋建看来,这意味着当时的上海已处于南来北往、海纳百川的文明环境,而且呈现出人群来源多、时间不固定的特点,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也代表了当时文明发展的区域特征,当时中国文明集中在北方的夏商王朝,南方则走上了另一种发展道路。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次集中展示,为公众直观构建出上海古代文明起源、发展的历程,进而理解上海城市精神文明形成的历史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