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嵩山论坛 在传统文化中重建国人幸福感

25.08.2014  07:25

商报“心困”系列报道反映现代人的不安和焦虑,引发强烈反响。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从现代商业文明的变化中,分析这些焦虑的根源。他说,国人应在传统文化中重建幸福感。

变化

在新商业时代

中国改变了世界

8月23日下午,在嵩山论坛2014年会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专题讲座中,张颐武论道“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商业文明”。

作为首位演讲嘉宾,张颐武以两部电影开篇,讲述因中国改变的种种商业现象。电影《中国合伙人》中,主人公成东青赴美签证被拒,办起了英语培训班。通过帮助别人实现“美国梦”,成东青也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这部电影最为震撼的,是成东青跪在母亲面前,乞求能够再考一年。”张颐武说,走入新商业时代的成东青成功了,但他的母亲再也没有出现过。

他认为,成东青是在告别母亲,也是在告别乡村文明和传统文明,走上一条新时代商业的文明之途。

而在美国电影《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中的诸多中国元素,又引发国人高度关注,其接近20亿元的票房,也说明了它在商业上的成功。张颐武说,在如今的新商业时代里,中国已经改变了世界。

现状

老前辈拍的电影,敌不过业余的年轻人

在张颐武看来,这种变化是好的,中国强大了,国外的企业也不得不适应中国的消费环境。

“郭敬明拍三部《小时代》,票房10多亿元;韩寒拍一部《后会无期》,票房6亿多元;张艺谋的《归来》,票房却只有3亿多元。”张颐武说,老前辈拍的电影少有人看,这很不可思议。

他说,如今的商业活动中,购买主力已经变成了年轻人,即“80后”、“90后”。

2012年以后,三、四线城市迅速崛起。在这些城市中,新的“中产阶级”呈爆炸式增长,他们的购买力得到释放。“万达集团以前都是依赖北上广,现在也热衷于进驻三、四线城市。”

出路

国人幸福感很差

总觉得有人比自己更成功

张颐武说,“80后”、“90后”拥有的财富,比前几代人都要多,消费能力更强,对财富的追求欲望也最强烈。

这样的状态下,他们很忙、很累,但很不高兴,因为总有人比他有钱。

“国人的幸福感很差。车没人家的好,房子没人家的大,不高兴。”在张颐武的定义里,新中产阶级应该用“差一半”来描述,因为总有人比他们更成功。

他说,在现代商业文明中,应该有一套体系,来冲淡新中产阶级对于欲望的狂热。在国外,宗教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而在中国,则是传统文化。

“《史记》记载了一位叫白圭的商人,他提出了商人的四德,即智、勇、仁、强。”张颐武说,智即足够的智慧,勇就是决断,仁是取予,强则意味有所守。

这是传统文化和新时代商业文明之间嫁接的一个桥梁,张颐武说,成东青告别母亲去寻找西方的现代文明,而现在,我们应该回到“母亲”身边。“不是去回归农业社会,而是在智、勇、仁、强的基础上,创造一个现代商业文明,让‘母亲’和儿子走向一个伟大的未来,就是中国梦所展示的灿烂的未来。”

【责任编辑:樊欢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