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县:大旱彰显水利工程大作用

18.08.2014  08:45
      “如果不是水利部门建设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今年的大旱,恐怕要减产,但今年我家种的玉米,不但不减产还要增产,亩产不会低于1200斤。”8月10日,许昌县陈曹乡尚庄村村民尚水旺看着自家长势喜人的玉米由衷地说。

      今年6月份以来,正当秋粮作物生长的关键时节,一场罕见的大旱扰乱了秋庄稼生长的脚步,给秋粮生产丰产丰收蒙上了阴影。

      罕见干旱威胁秋粮丰收

      从干旱到大旱,再到罕见大旱,2014年的秋粮生产注定不能完全依靠上天的恩赐。

      枯黄的秋苗、干涸的水渠……近几年,许昌县连续多年干旱,尤其今年以来,全县降雨明显偏少,旱情十分突出,1~7月,全县降雨量138毫米,与多年同期405毫米相比偏少66%。6~7月,全县基本无大范围有效降雨,降雨仅22毫米,与多年同期241毫米相比偏少90%,是许昌县自1951年以来同期降雨最少、蒸发量最大的年份。全县蓄水严重不足,艾庄、灵井、桂村、椹涧、河街等西部乡镇地下水位下降30~40米,将官池、蒋李集、榆林、张潘、五女店、陈曹等东南部乡镇地下水位下降10~20米。颍河、清潩河、石梁河等26条河道、两座小型水库全部干涸。全县所有农作物均不同程度受旱,受旱面积达33万亩。

      “非常之时应有非常之为!”8月6日,许昌县代县长萧楠在全县抗旱紧急工作会上在分析研究旱情发展态势的同时发出这样的动员令。他要求,在抗旱的关键时间节点上,要众志成城,合力攻坚,全力以赴打好抗旱攻坚战。要坚持一手抓抗旱,一手抓防汛。启动抗旱预案Ⅲ级响应,强化饮水安全、农业供水措施。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及防汛抗旱成员单位签订了《防汛抗旱责任书》,明确了县、乡、村各级主要领导防汛抗旱职责,实行了县直单位联系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和县防汛办对抗旱工作进行了专门督查,促进工作落实。

      同时,该县坚决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农业、后工业”的原则合理分配用水。15个乡镇办积极投入开展抗旱自救,开展清淤机井、渠道维修、水毁灌溉工程修复及蓄水保水。

      大旱之年彰显水利工程大作用

      “这管子不渗水,节约水,浇得还快,以前一天半,现在不到一天就浇完了。”陈曹乡尚庄村村民尚春生拿着前几天刚刚领到的射频卡,一边给他种的玉米浇水一边说。

      和以往地头上长长的“小白龙”不同,今年他家浇地采用的是一张射频卡,把卡片往田头的刷卡器上一插,地头的出水口就涌出了清水,就近接一个水管,中途没有半点浪费,水就直接流入了田里。

      这是许昌县刚刚完工的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2014年项目。据了解,这项工程较之传统的地上土渠引水,每亩年可节水125立方米,节电22.9千瓦时,为许昌县的抗旱保丰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今年3月份以来,水利部门投资6618万元,在陈曹乡建设8.6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达到了“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水平,工程刚刚建成投入使用,便在今年的旱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水利部门先后投资310万元,在艾庄、灵井、桂村、椹涧、河街等西部乡镇已新打抗旱应急机井84眼,井深在120~150米。发放水泵310台、水龙带5.8万米、电缆5.7千米。

      有无工程两个样,有水无水两重天。越是大旱,水利工程的兴利减灾作用越明显。在应对这场罕见干旱中,正是多年建成的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统计,今年以来,许昌县累计启用机电井13500眼、机动抗旱设备103万台(套),提供抗旱用水60多亿立方米,累计抗旱浇灌田地61万亩,有效保障了秋粮作物生长,为秋粮丰收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通过采取打井、新建应急水源工程以及拉送水等措施,及时保障了因旱饮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

      迎来农田水利事业全面提速的重要机遇

      作为农业大县,许昌县农田水利事业发展迎来了全面提速的重要机遇期。2013年,许昌市精心谋划了三个重大水利项目,即: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许昌市含水系连通工程项目、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许昌县以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为依托,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和粮食核心区建设,按照规划高起点、科技高含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产出高效益的总体要求,全力建设28.8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配套工程。同时,该县按照“亲水、节水、活水、兴水”的理念,以节水灌溉为重点,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7%;旱涝保收田面积7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3%。

      许昌县受旱的农田,约20%为“望天收”,缺乏水利设施和灌溉水源。萧楠充满信心地说:“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加强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大力推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组织实施水利设施、基本农田、防灾减灾等工程,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示范区建设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