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美女记者获普利策奖提名 感受辛酸“美国梦”
第100届普利策新闻奖日前揭晓。全球近4000份参赛作品中,一篇来自《纽约时报》的调查报道——《纽约移民美甲师:指尖上的泪与痛》脱颖而出,获得普利策新闻奖提名奖。获奖团队中,一名80后华人女子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来自中国河北、在纽约打拼创业的美女记者刘禹含。
2008年,刘禹含从西安外国语大学毕业,远赴美国攻读广播电视新闻硕士学位。毕业后,刘禹含在中国日报北美分社得到了第一份工作,并很快崭露头角。
“那时候的状态,就是一个字——拼!”每周长达90个小时的工作时长,堪比“魔鬼训练”。从记者到多媒体制片人、主持人,只要有可能的职业角色,她都一一尝试。奥运冠军菲尔普斯、钢琴家郎朗、艺术家谭盾、超模刘雯等大量文化、地产等领域的专业人士,都是她的采访对象。
两年后,这个几乎每天都在飞奔、拼劲十足的女记者,被全美赫赫有名的观察者媒体集团看中,担任其旗下杂志《约》在数年间唯一一名全职聘请的华人执行主编。
2014年4月,刘禹含迎来了她在新闻道路上一段独特经历的开始——美甲行业的新闻调查,被列入《纽约时报》年度重要选题,报道组公开招募会讲汉语、韩语和西班牙语、有新闻背景的双语记者兼翻译员,刘禹含报名面试,并最终成为6人报道组的核心成员。
此后的13个月里,团队走访了上百家纽约的美甲沙龙,采访了100余名生活在社会底层、备受盘剥的美甲领域从业者。走访中,他们发现了行业中普遍存在工资过低、长期遭受化学物超标导致的健康问题、部分老板甚至有克扣工资、监视、体罚等违反劳动法的行为。
深入的走访和调查,也让刘禹含感受到了无数底层移民辛酸的“美国梦”。作为核心团队成员之一,她坦言:很多次采访都是含着泪完成的。
2015年5月7日,这篇长达6000字的报道在《纽约时报》头版头条发表,同时在纽约时报网站上以英文、中文、韩文和西班牙文刊登,立刻引起全美甚至国际媒体关注。世界各地超过400家媒体转载、评论或引用。这项调查也引起纽约市长的高度关注,立刻成立500人的特别侦查组,来调查这个以移民为主的行业领域的违法问题。
“一年多的辛苦努力,改变了成千上万弱势移民的生活和命运。”不久,纽约州长签署专门的权利法案,通过法律保护在纽约生活、工作的华裔、韩裔、墨西哥裔美甲移民群体。
今年4月18日,这篇报道获得普利策纽约当地报道环节提名奖。作为此项目的核心特约记者成员,刘禹含被邀请参加了年度大奖的颁奖典礼,分享这一历史性时刻。
作为一名年轻的媒体人,能通过报道为在海外同胞的生活作一些贡献和改变,刘禹含觉得非常欣慰。报道发表后的追踪采访中,刘禹含曾访谈到的一位华裔美甲师一下子拉住了她的胳膊:“真感谢你做的这件事,之前我工作1小时只能赚到4美金,现在7美金了!”
和每个这样的“追梦人”一样,刘禹含的追梦路上也经历过心酸、挣扎和泪水,甚至几次想到过放弃。
她曾经单枪匹马,探访过美甲师所住的黑公寓。乌烟瘴气的地下室,十多个人围着大桌子打麻将,凌乱、嘈杂。旁边布帘隔开的一个个狭小空间里,男女混住。混乱中,刘禹含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情况,还要被房东盘问……这样的压抑和恐慌,刘禹含经历过不止一次。
但最终,她还是坚持下来。接触过不少华人移民的“美国梦”,刘禹含认为自己的“美国梦”,就是“做想做的事,始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无数个周末,刘禹含都是独自一人加班至凌晨,才从办公室孤单离开。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每天都像打了鸡血,可一点也不觉得辛苦。”直到有一天,身体熬坏了,胃病重犯。疼得厉害时,晚上在床上打滚,第二天继续爬起来上班。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周一到周五连轴转,周六和周日看医生”。
错过了楼下的百老汇,错过了大剧院里的霓虹闪烁,错过了洛克菲勒的滑冰,还有阳光里五大道的闲庭漫步……但在2014年,刘禹含还是毫不犹豫,正式成为一名创业者。
多年的采访经历,让刘禹含看到了中国公司向海外迈进的步伐之快。而在中美之间,无论是文化、地产,还是时尚、科技、金融领域,都充满着大量机会。
如今,刘禹含在纽约时代广场创立的公关传媒公司“HAN Media”,已有源源不断的客户闻名而来。这家取谐音“汉”的公司,正在实现刘禹含“通过媒体连接美国和中国”的愿望,专门为在美国拓展业务的中国公司、以及向中国市场推进业务的美国公司,提供广告宣传、活动策划、媒体对接等业务。
在刘禹含看来,“要把握住每一次机会,而每一次任务都会是一次机会”。这个纽约华人媒体创客中的佼佼者说,每一次上级交给的任务,她都会尽最大努力完成,因为上一次的完成一定是下一次的基础,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下去,“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