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红色记忆之走进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

02.02.2015  12:54

 

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何氏祠

新华网河南频道9月28日电(田冰姝) 国庆节前夕,记者来到位于大别山北麓河南省罗山县的何家冲,探访当年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在何家冲,记者见到了87岁高龄的王传伟,老人在此地当了30多年的村委书记,也是这里为数不多能回忆起当年一些故事的人。

据老人讲述:“何家冲的何氏祠曾是红二十五军的军部旧址,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集结在村头的大银杏树下,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由此出发长征,北上抗日。这颗银杏树距今已800余年,见证了当年千余将士慷慨激昂的斗志。老人们还记忆犹新,出发那天下着大雨,但依然浇不息战士们的一腔热血。”

老人回忆说:“当时国民党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老百姓的房屋,以及上万亩的森林田地都被焚烧殆尽。国民党军队曾对村子进行多次围剿,见到村民百姓就会追问共产党在哪里,答不上来或稍有不慎就会挨打,甚至直接闯入村民的家里搜查。”

当时的老百姓为了保护红军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王传伟听长辈们言传最多的就是何大妈刺瞎眼救红军的故事,何大妈是村里的一名普通妇女,先后救下过13名红军战士,其中一位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红军战士余占海。当时国民党要抓余占海,何大妈为了证明他是自己亲人,当场起了毒誓,并忍受剧痛刺瞎自己的右眼。解放之后,余占海幸存,再次回到何家冲,想接何大妈走,把她当做自己的亲生母亲尽孝,但最终还是被何大妈拒绝了。

这位普通的妇女做的不普通的事,同伟大的红军战士们一样,永远被后人所铭记。

如今的何家冲,时过境迁,模样有所改变,但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还有流淌着红色血液的何家冲人,这红色的记忆将源远流长,就像这颗枝繁叶茂的银杏树,被世人口口相传。

【责任编辑:李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