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煎何太急? 订阅号服务号“打架” 到底谁吞并谁

30.07.2015  00:40

有关订阅号和服务号合并的消息甚嚣尘上。微信对记者表示,此事暂不回应。分析人士称,微信2011年推出之时没有公众号一说,次年其上线。但历经四年发展,二者功能确有交叉,合并消息凸显微信在商业化、私密社交平台定位之间的摇摆。

取消订阅号淡化媒体属性?

此前,已有消息称微信将取消订阅号,已有的订阅号将自动转为服务号,从而淡化媒体属性,专注强关系社交和企业微信公号服务。并且,合并的时间点“是今年6月”。显然,7月即将过去,此消息至少眼下被证伪。

自2013年微信5.0新版本发布,公众账号分为服务号和订阅号。其时,微信对公众号也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推出订阅号,很可能是想打造一个类微博的微信版媒体平台,从而鼓励用户把微信当做服务的工具,而非当做营销的平台。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微信本身强关系社交平台的属性与订阅号社交媒体的属性难以交融。而且,服务号和订阅号的同时存在,也给企业入驻微信平台造成很大困扰。记者采访发现,企业往往需要同时开通服务号和订阅号。

对此,多个企业公号运营者在朋友圈吐槽,微信还是将两号合并为好,这样一来可以拓展微信的电商版图,也方便企业用户和众多买家。

对此,微信5月针对认证的订阅号亦开通微信支付,不过仅是服务与媒体号和政府号,仍未能普及到一般订阅号。

服务号被订阅号收入囊中?

“微信以私密社交为根本,不希望媒体属性、营销过度,影响普通用户的使用体验。”微信人士告诉记者。事实上,微信一直希望以社交为平台,适当延伸到商业。腾讯方面担心一旦微信的媒体属性过重,朋友圈营销过度,就会重蹈当初新浪微博覆辙——大量的用户沉默甚至逃离导致平台活跃度大幅降低。

记者获悉,当下开通微信公众号的用户数已超过1000万,并且每天还以数千计的速度增长,微信活跃用户数则高达5.49。因此,在用户体验上,随着用户关注的公众号越来越多,订阅号、服务号、微信群的各类聊天消息铺天盖地,体验开始变糟。

对此,分析人士褚伟认为,微信有意扶持订阅号而非服务号。订阅号“吞并”目前动作不太频繁的服务号,则并非臆测。届时,更多的企业会开通订阅号,而服务号的阅读量会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