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基层“软落实”背后的懒政思维

06.06.2016  16:20

一位在基层工作了40多年的“老基层”感叹说,现在层层讲落实、天天讲落实、大会小会讲落实,可上面的精神有的就是不到位、不落地,“看起来很美”,却得不到实惠。这位“老基层”的困惑和苦恼道出了现实中一种值得注意的“软落实”现象。(《人民日报》)

“软落实”是表面上的落实,实际上没落实,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这不仅使党和国家为人民谋利益的一些好决议、好指示、好政策、好制度落实不到基层和群众之中,还损害了干群关系,更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软落实”究其原因是部分领导干部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做事敷衍塞责、缺乏责任意识。有的领导干部喜欢把功夫下在形式上,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蜻蜓点水,不落实、选择性落实、象征性落实。有的照猫画虎满足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只满足上级指示原本传达,该抓的问题没有及时抓,该解决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有的虎头蛇尾,开始时声势很大,但最后就不了了之,可谓是雷声大、雨点小。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落实就要“落到实处”,要让“软落实”真落地,需要采取一些硬措施。首先,要“硬态度”。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远离不作为、不担当的错误意识。其次,要“硬执行”。落实是最关键的,领导干部要做好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最后,要“硬监督”。要注重发挥各部门、各地方现有督查机构的积极作用,切实建立起长效、专业的督查机制,相关部门要做好监督工作,从而改变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将政策与法规贯彻到位。

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沉心灌溉,让政策的花结果。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软落实”才能真落地,从而营造崇尚实干、恪尽职守、勇于奉献的工作氛围,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