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从太极和瑜伽看“龙象共舞”

15.05.2015  14:21

习近平主席在去年访问印度时曾提到,中国太极和印度瑜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两国人民数千年来奉行的生活哲理深度相似。据悉,印度总理莫迪在此次访华期间也将与中方领导人出席有关太极和瑜伽的活动。作为东方文明的两大古国,中印之间的交流从来不仅限于谈生意,两国在谈文化、谈理想方面更有共同语言。分别作为中国文明和印度文明的文化象征之一的太极和瑜伽,自然也成为两国交往的热点话题。

五千多年前,印度修行者们希望通过修炼摆脱轮回之苦,追寻世间万物的哲理,追求“梵我合一”的境界。为此,印度的修行者们经过长时间参悟,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自我救助等行为,逐步地感应身体内部的微妙变化,探索身体的奥秘,促进内在精神与外在身体运动的统一,这就是瑜伽的来源。

中国太极更是传承数千年,发展到今天,早已从一种武术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注重外修与内修的结合,健身与养性的统一,由感而入,觉悟并超越,帮助人正确认知人生的价值取向,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概而言之,尽管太极与瑜伽存在动作构成等不同之处,但是都是一种“内省与顿悟的直觉思维方法”,都重视“调身”“调息”和“调心”相结合,都希望通过苦练内功,突破自身极限,寻求更高的精神享受,终极目标在于追求天人合一、梵我合一之“”。

窥一斑而见全豹,太极和瑜伽实际上是中国文明和印度文明追求“”——这一东方文明核心的缩影。同为东方文明滋养下的国度,中印具有和平向善的共同本质和心灵相通的内在联系。正如圣雄甘地所说的:“中国和印度是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同路人。”莫迪总理也说,中印两国是“两个身体,一种精神”。

保持初心,方得始终。正是中印之间共同的本质和内在联系,造就了两国的互通互鉴之情,中印两国有文字可考的交往史长达2000多年;造就了两国的患难与共之交,两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彼此同情、相互支持;造就了两国的同心同力之智,中国、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关系中彰显了东方智慧;也造就了两国的共同发展之力,两国关系在新世纪以来顺利地进入发展快车道。

这种共同本质和内在联系也因为中印两国相似的历史遭遇而得到加强。中国和印度孕育了绵延数千年的古老东方文明,但近代以来在“掠夺型”西方文明的“船坚炮利”下,几乎同时沦为西方列强的附属,又几乎同时摆脱了殖民统治而走上独立自主的路程,在20世纪80年代又同时开始改革,20世纪90年代至今又都成为令世人瞩目的“新兴经济体”,踏上了充满希望的复兴进程。这既是中印两国的大国兴衰史,也是一部东方文明的兴衰史。以中印为代表的东方文明经过“卧薪尝胆”、民族复兴,正在重回世界舞台的中心。

当今世界,国际格局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调整,其中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亚洲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中印两国作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两支重要力量,作为拉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有生力量,又一次被推向时代前沿。太极和瑜伽早已走出中国和印度,风行世界,中印关系也早已超出双边范畴,发挥着广泛的地区和全球影响。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的,“中印一个声音说话,全世界都会倾听;中印携手合作,全世界都会关注。

当中印越过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携手时,还有什么能阻碍两国的合作呢?秉承共同的和平向善的东方文化内核,中印将会向世界展现东方文明的胸怀,证明文明是包容的,而非冲突的。中印携手,利在两国,惠及亚洲,泽被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