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为何吐槽文学改编影视作品?
文学作品向来是影视创作的重要灵感源泉。近期荧屏银幕上,改编作品屡见不鲜,电视剧《红高粱》热播,青春文学《匆匆那年》改编电影上映,在些许叫好背后,吐槽之声不绝于耳,不少粉丝抱怨“毁了原著”。而知名科幻小说《三体》即将被拍成电影,消息传出后,读者的此类情绪宣泄至极点,以至于引得该剧制片人扬言,《三体》要毁也得毁在中国人手上。
抛开该制片人的狭隘言论不谈,为何满意的读者比满意的观众多?改编影片是否就是“毁原著”利器?依笔者看,观众吐槽文学改编电影,不仅和两种艺术形式自身特点有关,也受制于当下的改编影视作品风气。
我们常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却不会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变形金刚。作品的文字、人物和故事情节在不同的读者眼中有不同意义,在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阅读后,每个读者都可以构建出对作品的个人性体会。但面对影视作品时,大多数非专业观众更看重有限时间内呈现的故事情节和画面,却不会在意影视艺术本身的剪辑、配乐等技巧。
相较于美国大片营造的精彩画面,中国文学改编影视作品常简单地选择展现故事情节。然而,和原著丰富又个性化的内容相比,影视作品只能在有限时间内展现导演或编剧想要截取的内容。更不用说这些内容还要经过编剧的重构、演员的诠释,实现从文学艺术到影视艺术的转变。若观众捧着原著对比影视作品来看内容、看情节,产生抱怨之声也便不奇怪了。
然而,这个结论并不是对眼下文学改编影视作品的维护。抛开情节不谈,作为影视艺术,目前很多作品没有探索到好的艺术表达方式,拍摄和剪辑技巧缺乏美感,艺术品位也常常随市场而动。更值得忧虑的是,在“剧本荒”的当下,优秀的文学作品一经推出,影视公司随即出面抢购,“趁热打铁”赶市场推出相应改编作品,编剧、导演和演员都成了影视制作流水线上的工具。如此,作品难免粗制滥造,“毁原著”也是意料之中。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影视作品的灵感来源,优秀的影视作品更会实现对原著的推广。拍好作品,可能如张艺谋聪明地选择《陆犯焉识》中的一个章节,也可能如魏德圣12年磨一剑推出《赛德克·巴莱》。看到原著火了,影视剧不能以着急上马的心态强求改编,对原著情节贪大求全,否则观众吐槽改编作品的现象还将会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