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县“打黑英雄”带病工作殉职 年仅34岁

21.11.2014  12:26

□记者于扬实习生李玉坤 文图

核心提示|从警10多年,坚守“打黑”一线近10年,周口市西华县公安局年仅34岁的民警胡沂东倒下了。从11月10日在办公室晕倒,至11月18日晚经抢救无效离世,这短短的9天时间,是胡沂东从警以来最长的一次“假期”。但遗憾的是,他再也无法回到他热爱着并倾尽心血的警察岗位上了。

他留给父亲的最后一面:

啃了一块馍,吃了几口菜,撂下碗筷,就去了单位。

他留给同事们的最后一句话:

刚才传唤的有个证人,你们帮我接待一下,分给我的案件先让其他人办理。给我老婆说一声,让她去医院照顾我……

他留给妻子的最后印象:

这9天,对我们来说是漫长煎熬的9天,但对于沂东来说,却是他从警10多年来最长的一次‘假期’。

惋惜|连续带病工作,34岁的民警倒下了

11月10日,距网络狂购节“双11”仅有一天时间。

看着丈夫五六年没添过一件新衣服,胡沂东的妻子谢慧丽说:“沂东,过节衣服都便宜了,给你买件厚衣服吧。”胡沂东摆摆手说:“你跟孩子穿好就行了,我有警服。

大约10分钟后,胡沂东的父亲胡有毛喊他吃饭。“啃了一块馍,吃了几口菜。”胡有毛说,撂下碗筷,儿子就去了单位。

但胡有毛怎么也没想到,儿子胡沂东再也没能回家。

当天上午11时许,正查看卷宗的胡沂东突然感到一阵眩晕,被送往医院后确诊为“脑干出血”。

刚才传唤的有个证人,你们帮我接待一下,分给我的案件先让其他人办理。给我老婆说一声,让她去医院照顾我……”这是胡沂东留给同事们的最后一句话。

此前,胡沂东已连续感冒5天。倒下时,胡沂东是西华县公安局“8·6专案组”成员。他所在的“有组织犯罪侦查大队”,是群众常说的“打黑队”。胡沂东已连续在专案组工作了上百个日日夜夜。

被送往医院后,胡沂东昏迷了9天,直到最后经多方抢救无效离世。“这9天,对我们来说是漫长煎熬的9天,但对于沂东来说,却是他从警10多年来最长的一次‘假期’。”胡沂东的妻子谢慧丽说罢,潸然泪下。

胡沂东走了,年仅34岁。

理想|从小立志从警,希望尽快穿上警服

昨日上午,大河报记者走进胡沂东的家中。一座上世纪90年代建起的两层小楼宁静、简朴,不大的院子里站满了胡沂东生前的同事、亲友。大家表情凝重,来为沂东送行。

胡有毛是军人出身,儿子胡沂东出生时,他正在山东省沂蒙山区服役。胡沂东的名字,也由“沂蒙、山东”延伸而来。

胡有毛清楚地记得,从小生活在军营的胡沂东,对“军人和警察”很是向往。在儿子心中,警察的形象是神圣伟大的。

尽管如此,胡沂东初三那年,胡有毛还是力主他考高中、读名牌大学。但是,胡沂东还是选择读周口警校,后来进修了大专。“他觉得这样能尽快穿上警服。”胡有毛说。

1998年,胡沂东如愿以偿,当上了一名人民警察。刚入行时,他在基层派出所,最近六七年,他被抽调到县公安局“打黑队”。

英勇|冲在办案一线,被赞“打黑英雄

今年夏季,西华县城某小区出现一股恶势力。得到线索后,胡沂东和同事赵霞侦办此案。

每天清晨六七点,我们就到小区,而每晚下班后我们还得再去小区。”赵霞回忆说,经过1个多月的摸排侦查,案件侦破了,多名犯罪嫌疑人被抓捕归案。

更多的时候,胡沂东是在淮阳县、郸城县、项城市等地打黑一线工作。“一走就是好几个月,一年也见不上几回面。”谢慧丽说。而在同事刘明超记忆里,胡沂东在外面“打黑”的日子里,常常在晚上加班时拿泡面充饥。

因为多年来坚守打黑一线,胡沂东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打黑英雄”。

昨日上午,记者在胡沂东的办公室看到,他的办公桌上有一本纪实文学叫做《报应》。翻开扉页,一行大字映入眼帘:“正义警官为民为义为理不畏艰难赴汤蹈火,四大恶少心狠手辣必遭报应”。

也许,这正义凛然的文字,正是胡沂东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