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籍马来西亚姑娘刘卓璇:我的根在中国

25.11.2014  11:51

  中国侨网郑州11月24日电(王秋兰)26岁的刘卓璇是一位马来西亚姑娘,她不仅能说着一口动听而又婉转的中文,而且还精通马来西亚语、英语,又因她祖籍广东潮州,所以她还会讲潮州话、客家话以及闽南话。

  刘卓璇是河南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一名手语翻译教师。近日,笔者来到了河南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见到了这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姑娘。与笔者闲聊起来,她幽默风趣而又不失严谨、稳重大方。

  在刘卓璇眼中,自己能说出一口流利的中文并没有什么稀奇之处,因为在她的出生地吉隆坡,这边的华人从小就开始接触的第一语言就是中文,所以中文就是这些华人的母语。

  “因为我们是华人,更应该要讲中国话,在我的出生地吉隆坡,任意一个华人都知道他们的祖籍在中国。”刘卓璇说,在她出国留学前,虽然没有到过中国,但听到大人们提到“中国”两个字,心里就有种小小的激动,因为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白,她的根就在中国。

  “在我很小的时候,奶奶总是不厌其烦的向我一遍又一遍讲述,那些曾经居住过的房子,曾经去过的地方等。父母经常回国探亲,每次他们回来,都会向我们讲述关于老家的一些事情,当时虽然没有回去过,但对老家却充满了好奇。后来长大了,通过上网、看电视,也逐渐对中国了解了一些,但并不多。”

  因为比较喜欢中国文化,所以在进入大学后,刘卓璇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两年后老师让我们选报志愿,我认为这是全方面了解中国的一个好机会,同时我也很喜欢手语,也是学习中国手语的一个机会,所以我决定到中国留学。”

  “北京、上海都属于大城市,消费水平都比较高,所以我选择到南京留学,但在那个时候,对于南京是什么样子,是怎样的一座城市都完全不了解,甚至也没有联系当地的学长,就这样来到了中国。”刘卓璇笑着说。

  虽然第一次来到中国,但刘卓璇觉得这里的一切都很亲切,她说:“到中国后,眼前的一座座高楼大厦、笔直的高速公路,在马路上匆匆行走的人们,看到这些,让我感觉到了一个快速发展中的中国,而且生活节奏也很快。”

  一来到中国,刘卓璇就被这里的一切深深所吸引。她曾经去过中国的很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她都能听到大家都说着同一种语言,而这种语言就是她的母语——中文,每当此时她内心倍感激动。

  现在的刘卓璇,除了繁忙的教学工作外,还要准备研究生毕业论文,所以即便是周末也很少休息。“虽然很忙碌,但我觉得很充实。有了这群可爱、懂事、积极、奋进的孩子们,还有我的那些朋友们,我的生活处处充满了乐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