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今天通水 河南与雄安新区一水相连

17.11.2017  00:51

孙犁小说里的白洋淀,如今已和雄安新区融为一体。我省和雄安新区之间,也已经水脉相通。今天上午,随着濮阳县渠村引黄闸缓缓抬升,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试通水,一泓清水沿渠北上,最终流入雄安新区,润泽我省濮阳市、河北数市和雄安新区。

【通水】

一泓清水向北送 受益人口1000万

据了解,该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试通水开始后,黄河水流入位于我省濮阳市渠村乡南湖村的沉沙池进口,通过引渠进入沉沙池2号条渠,经沉淀后清水一路北上,最终流向燕赵大地。

濮阳市水利局副局长、濮阳市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李相朝说,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前期工作从2011年4月正式开始。随着国家发改委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以及水利部对初步设计的批复,2015年9月底,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开始加快建设节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工程自濮阳县渠村引黄闸引水,输水线路途经河南濮阳市、河北邯郸市、邢台市、衡水市、沧州市、保定市6市22个县市区。工程线路全长482公里,河北段398公里,濮阳段84公里。根据统计,总受益面积465万亩,其中河北省受益面积272万亩,濮阳市受益面积193万亩,受益人口约1000万人。

李相朝说,工程一旦通水,每年7.4亿立方米黄河水从渠首引黄闸出发,沿总干渠北上482公里,途经濮阳以及河北邯郸、邢台、衡水、沧州、保定6市,将润泽沿线465万亩土地,最终流入白洋淀。

白洋淀的生态用水需要有稳定的补给。一旦遇到连年干旱或白洋淀缺水的情况,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将成为生态补水的保障线。按照该工程规划,在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生效后,河北省按冬四月(11月-来年2月)引水,多年平均引黄水量6.2亿立方米,白洋淀生态补水1.1亿立方米。

【润泽】

沉砂池保证水质清澈 黄河水修复“华北之肾”

河北省水利厅相关人士表示,引黄入冀补淀线路,既是白洋淀生态补水的保障线,也是沿线节省压采项目,在恢复和治理生态超采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

“一碗水半碗沙”的黄河水,含沙量比较大。为保证送到白洋淀的水质澄澈,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专门建有沉沙池,对黄河水进行沉沙处理,以保证黄河水变成清水流入河北。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由河南濮阳向河北东南部农业供水、补充地下水及白洋淀生态补水的战略工程,是解决冀东南水资源短缺的民生工程。”濮阳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4月,国家出台雄安新区战略,使这项工程拥有更加宏大的历史使命——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曾公开表示,环保部相关司局相继开展雄安新区环境评估、白洋淀治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工作。下一步,将着力支持白洋淀流域环境整治、雄安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区域污染协同防治。

雄安新区整体规划原则是水城相融、蓝绿互映的生态宜居之城。雄安的环境治理刻不容缓,首当其冲的就是被称为“华北之肾”的白洋淀,它面临着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不足的现实。中原大地通过输送源源不断的水源,来为雄安新区“圆梦”。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