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昔日街头卖烤红薯 如今成为慈善企业家

28.06.2014  20:01

□记者蔡君彦通讯员王丰林

  本报讯“虽然残疾了,但我不能成为一个废人,不能成为社会的包袱……”昨天,省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组织成立的全国自强模范与助残先进事迹报告团,在长垣县报告现场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最后一场报告。5天来,该报告团先后在郑州、平顶山、商丘、濮阳、长垣等五个市、县巡回报告演讲,传递自强向上的正能量。

  上体育课时不慎从双杠上跌落,头颅着地,脊椎、颈椎同时受到重创。1987年,命运跟即将从山东大学法学院毕业的马俊欣,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经过长达8个小时的手术,幸运保住性命,医生在他脖颈后植入了两块钢板和一根钢针,至今仍然留在他颈椎的后面。

  从那时起,他不能扭头,颈椎以下左侧肢体不灵便、右侧肢体感觉迟钝,不借助扶手不能独立行走;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平躺休息,大部分时间只能斜靠在椅子上休息,只有右手可以活动自如。

  就是在这样的身体条件下,毕业后被分配到郏县人民检察院的马俊欣,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正义人物”、“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

  此次全国自强模范与助残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还有多个温暖励志的故事:“全国自强模范”王伟立,曾在街头卖烤红薯,经过打拼创建多家企业,为200多名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10多年来累计捐款捐物超过200多万元;“全国自强模范”王绍军,一直关注残疾人慈善事业,开博客、建论坛,捐献轮椅等帮助更多残疾人,还成功创作残奥会《爱的传递》火炬传递主题曲……

  巡回报告期间,全国助残先进集体——中国石化集团中原油田、全国残疾人之家——商丘市梁园区残联,也讲述了关爱、服务残疾人的故事和心得。“他们的报告对残疾人和健全人都是激励。”聆听报告的潘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