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及两项分指数均超全国水平值

14.01.2015  12:37

2015年1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在北京举行“2015年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十大趋势”发布会。会上,正式发布了《2014年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结果显示, 我省2014年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的总指数、以及指标体系评估的基础环境类、工业应用类等二项指标的分指数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值,并较2013年都有着不同幅度增长。

2014年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是在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开展评估工作的基础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组织开展的第三次评估工作。为了确保2014年相关评估工作的连贯性和可比性,2014年的评估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与2013年基本保持了一致,其指标体系包括基础环境类、工业应用类、应用效益类等三种类型共23项指标,其中15项指标数据来自公开统计数据,8项指标数据来自抽样调查数据,企业数据采集量由第一次评估的2300多家扩大到本次的6000多家。最后,基于对相关评估数据的校对和指数计算,对全国以及31个省(区、市)2014年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

一、综合情况分析

(一)全国总体情况。 2014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结果显示,与2013年评估的总指数及其分指数相比较,2014年的发展水平评估总指数为66 . 14,比2013年(61 . 95)同比增长4 . 19个点。按照相关评估体系的分指数来看,其中基础环境类的分指数为71 . 71,增长了6 . 84个点;工业应用类的分指数为59 . 70,增长了2 . 36个点;应用效益类的分指数为73 . 43,增长了5 . 16个点。2011-2014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总指数及其各项分指数每年均有不同幅度增长,其中,2014年的总指数、各项分指数的增长幅度均高于2013年的发展水平。

(二)我省总体情况。 2014年,我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的总指数为68 . 25,高于2014年全国平均水平(66 . 14)总指数2 . 11个点,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与我省2013年的(63 . 03)相比增长了5 . 22个点。2014年我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的总指数值处于全国31个省(区、市)第16位、中部六省第5位;其中,2014年我省基础环境类评估的分指数为71 . 73,比2013年(64 . 87)增长了6 . 86个点;2014年我省工业应用类评估的分指数为64 . 71,比2013年(61 . 11)增长了3 . 6个点;2014年我省应用效益类评估的分指数为71 . 84,比2013年(65 . 04)增长了6 . 80个点,以上三项发展水平的评估指标指数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全国各省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的总指数,以及基础环境类、工业应用类和应用效益类等三项指标评估的分指数看,2014年全国多数省份的发展水平评估的总指数有着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安徽、重庆、贵州、浙江、湖南的发展水平评估的总指数增长最快,河南、四川、吉林、河北、福建、江苏、江西、上海发展水平评估的总指数增速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二、基础环境类情况分析

2014 年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基础环境类情况评估分析的指标包括: 城(省)域网出口带宽、固定宽带普及率、固定宽带端口平均速率、移动电话普及率、互联网普及率、两化融合专项引导资金、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数、重点行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数、重点行业典型企业信息化专项规划等9个方面的评估指标值。

从2014年的相关评估结果看,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基础环境类的分指数由2013年的64 . 87提高到了2014年的71 . 71。 其中,我省基础环境类评估的分指数由2013年的64.87提高到了2014年71.73,略高于全国(71.71)的平均水平值,处于全国第14位、中部六省第1位。

2014年,全国大部分省份两化融合发展基础环境类的分指数比2013年有5分以上的上升幅度,这表明全国两化融合基础环境有明显改善。从评估结果看,上海、广东、福建、江苏、北京、浙江、辽宁、山东、陕西的基础环境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青海、浙江、河北、江西、贵州增长最快。这主要得益于这些省份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宽带网络基础设施覆盖率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值,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数量较多,政府对两化融合的资金支持力度较大,企业普遍重视信息化建设。贵州、甘肃、宁夏、云南、西藏的基础环境类的分指数值较差,主要原因在于这些省份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值,政府对两化融合的财政支持力度还较小。

三、工业应用类情况分析

2014 年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工业应用类情况评估分析的指标包括: 重点行业典型企业的ERP普及率、MES普及率、PLM普及率、SCM普及率、装备数控率、采购环节及其销售环节的电子商务应用,以及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等8个方面的评估指标值。

从2014年的相关评估结果看,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工业应用类的分指数由2013年的57 . 34提高到了2014年的59 . 70。 其中,我省工业应用类评估的分指数由2013年的61.11提高到了2014年64.71,优于全国(59.70)的平均水平值,处于全国第14位、中部六省第4位。

2014年,我省等全国大部分省份工业应用类指数比2013年有3分以上的上升幅度,这表明全国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主要得益于各省份积极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开展“工业云”、“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示范,企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性得到激发,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提高。安徽、重庆、上海、湖南、江苏、浙江、广西的工业应用位居全国前列,安徽、重庆、贵州、湖南、浙江增长最快。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能够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使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相对较好。青海、甘肃、贵州、云南、海南、西藏的工业应用类的分指数值较差,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的工业基础普遍薄弱,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改造提升的步伐较缓慢,导致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较差。

四、应用效益类情况分析

2014 年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应用效益类情况评估分析的指标包括: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二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单位工业增加值工业专利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电耗、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软件业务收入等7个方面的评估指标值。

从2014年的相关评估结果看,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应用效益类的分指数由2013年的68 . 27提高到了2014年的73 . 43。 其中,我省应用效益类评估的分指数由2013年的65.04提高到了2014年71.84,低于全国(73.43)的平均水平值,处于全国第16位、中部六省第4位。

2014年,我省等全国大部分省份的两化融合发展应用效益类的分指数比2013年有5点以上的上升幅度,这反映出我国部分省份的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效益有了显著提高,这一方面得益于政府积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得益于全国工业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江苏、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山东的应用效益明显高于全国其他省份,湖北、重庆、吉林、辽宁、四川增长最快。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业发展水平均处于全国上游,信息技术支撑本地企业的节能降耗成效明显。海南、云南、宁夏、甘肃、西藏、青海的应用效益较差,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业发展较慢,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小,单位工业增加值工业专利量偏少。

五、2014年我国区域两化融合发展特点

2014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的基础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重要工业企业的信息系统不断加速普及,信息化应用效益有了明显提升,全国区域两化融合发展呈现出以下四方面特点:

一是两化融合发展的总指数持续增长。 2011—2014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的总指数分别为52 . 73、59 . 07、61 . 95、66 . 14,年复合增长率为7 . 85%。2012年比2011年增长了2 . 88个点,2014年比2012年增长了4 . 19个点,2014年增长幅度较2013年的增长幅度大。

二是两化融合的基础环境水平提升受政策因素驱动明显。 2014年两化融合基础环境的指数增长6 . 84个点,高于工业应用、应用效益两类的指数增长幅度。这主要由于2013年国家出台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组织实施了城市宽带提速、宽带体验提升等专项行动,地方也制定了相应配套政策措施。在这些政策的强力推动下,2014年我国4M及以上宽带接入用户占比达到79%,全国平均下载速率半年内从2 . 9兆比特每秒提升到3 . 5兆比特每秒。

三是两化融合带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2011-2014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指数分别为73 . 11、83 . 91、91 . 49、98 . 20;软件业务收入的指数分别为69 . 66、80 . 85、91 . 91、100 . 18,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我国两化融合发展的应用效益指数增长贡献力较大。

四是东中西部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差距有小幅缩小。 2014年我国东部省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平均指数为75 . 20,西部是54 . 78,中部为63 . 94。东中部、中西部、东西部的差值分别是11 . 26、9 . 16、20 . 42。2013年东部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平均指数为73 . 52,西部是51 . 25,中部为62 . 08。东中部、中西部、东西部的差值分别是11 . 44、10 . 83、22 . 27。这表明2013年、2014年我国东、中、西部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差距有小幅度的缩小。

组织开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区域发展水平评估是推进两化融合的有力抓手,也是各地摸清两化融合现状、发现问题、把握发展趋势和规律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引导、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2年至2014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的指导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已经连续3年开展了全国两化融合区域发展水平评估工作。此项评估工作得到了各地的肯定和支持,部分省份还借鉴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工作方法,对本省省辖市级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组织开展了评估,并编写发布了本省份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厅政策法规处采编整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