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三严三实”为啥要照“反面镜子”?

08.08.2015  14:18

“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中,榜样作为先进典型,既是看得见的哲理,又是最好的说服,往往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反面典型也同样富有生动的教育价值,能够取得深刻的教育效果。(人民日报)

反面典型是“不严不实”的现实体现,也为干部强化“三严三实”提供了有力抓手。违纪违法案件让人震惊,令人警醒,在探究这些违纪违法干部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如何一点点放弃原则,丢掉党和群众信任的,对进一步做落实“三严三实”,改进干部作风,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反面镜子”照好了也能发挥出巨大的实效。

以反面典型为镜鉴,可以找到问题,防微杜渐。正面典型能够昂扬斗志,激发干部思想上的正能量和干事创业的激情,照“反面镜子”能够对思想和行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让干部在深刻反思和对照自我的过程中明确党性意识和政治责任,对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全面查清,彻底清除,不留“不严不实”的种子,不放纵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断净化革新。既能够强调“勿以恶小而为之”,又能够让干部“勿以过小而不改”。

对照反面典型,能够明底线,正己身。照好“反面镜子”的关键环节在于认识自我后的立行立改。面对反面典型,不是让领导干部“出身冷汗”就达到了教育效果的,一方面要对照一些腐败分子胆大妄为、为所欲为的恶果,让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和工作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思想和灵魂就会受到深刻触动,就要从心灵深处敬畏组织、敬畏群众、敬畏权力、敬畏责任;另一方面就是增强领导干部自我纠错,自我改正的行动力,增强他们改变的行动自觉。

让干部在警醒中前行,不是给干部披上精神的“枷锁”,而是给干部注入积极向上的动力,让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履职尽责,恪尽职守的为官准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占领思想和认识的高地。让明荣辱知敬畏成为干部潜意识里的遵循,校准自己行为的“准星”,调整好前进的步调,将“三严三实”内化为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并能够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党的事业在党员干部好的作风的支撑下更好更快发展,让民心与党心贴的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