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基层理论宣讲接地气 致力让群众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
本报萍乡讯 (江西日报记者钟瑜、刘启红)不久前,萍乡市在芦溪县源南乡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理论宣讲下基层活动,既有“高大上”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又有接地气的“身边好人讲身边故事”,整个活动气氛热烈、引人入胜。该乡源南村老党员韩小萍听完宣讲后评价说:“这种把专家宣讲与百姓故事结合起来的宣讲形式,感觉更加新鲜,老百姓很欢迎。”
在萍乡,这种灵活的理论宣讲形式正成为常态。该市积极破解“如何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难题,从宣讲队伍、宣讲内容、宣讲阵地上进行创新,使基层理论宣讲更具感染力。
去年以来,萍乡市精选了一批优秀基层宣讲员,组成6支百姓宣讲小分队,与宣讲专家一道深入社区、农村,将中央、省委、市委的重要精神带到群众身边。萍乡市委讲师团团长李松江告诉记者:“以往的宣讲,宣讲主体主要是专家宣讲团成员,宣讲内容往往显得‘高冷’。现在将普通群众拉进宣讲队伍,内容更活,反响更好。”据悉,这些宣讲小分队的成员主要是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道德模范,将他们的故事与专家的理论宣讲结合起来讲,使党的方针政策宣讲更加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和接受。
针对以往的宣讲与部门具体工作结合不紧,各个部门的宣讲人为分割,造成宣讲资源重复浪费的现象,去年伊始,该市建立了宣讲联创联建机制,将各种宣讲力量进行整合,统一安排、统一调度,大大增强了宣讲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把宣讲阵地从机关里搬出来,是萍乡市让宣讲接地气的又一个关键所在。该市充分发挥百姓宣讲小分队的机动性、灵活性,跳出“高墙大院”,直接下到田间地头、村落社区,直面普通群众。同时,该市还与时俱进,将“互联网+”运用到宣讲工作中来,建立了“昭萍讲坛”网站,分设龚全珍工作室、杨斌圣工作室、段华胜工作室三个专栏,可以在线与基层群众互动交流。
责任编辑:孔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