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口子卖菜为生想为女儿买辆自行车 好心人帮圆梦

16.06.2014  09:45

 

河南商报记者 唐韬/摄

   今年快5岁的甜甜,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她曾梦想有一辆小自行车,通过河南商报“暖冬·圆梦”的报道愿望实现了。如今已过去半年,甜甜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河南商报记者 孙李爽

   回顾

  故事见报后

  好心人为她圆梦

  当初因为穷,张翠平和老帅不敢要孩子,40多岁时,他们才生下女儿甜甜。

  为挣钱,老帅每天凌晨2点起床去进菜,赶早市卖菜,从不耽误一天,熟识他的人都说,“46岁的人,看起来像66岁。

  甜甜一直想要一辆小自行车,老帅花8元钱从废品收购站给她买了一辆,可骑了不到一个星期车链子就断了。

  深知一家人的困难,郑州市紫荆山南路街道办事处紫光社区主任刘音将其情况反映给了河南商报“暖冬·圆梦”记者组,希望能帮助甜甜圆梦。

  报道发出次日,张翠平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热心人打来的电话,郑州市民沈先生把一辆全新的自行车送到了紫光社区。女儿梦圆之余,着实把张翠平感动得几度落泪。

  甜甜,一个普通的小姑娘,通过传媒力量,终于实现了自己盼望已久的梦想。

   改变

  有了自行车,甜甜变得更加活泼

  6月8日上午,记者再次见到了甜甜,家中只有她和外公外婆,两位老人年纪大了,甜甜俨然成了名“小大人”,扫扫地抹抹桌子,还不忘把外婆要吃的药拿过来。

  适逢周末,甜甜将那辆“”于卧室的蓝色小自行车推出来,用布擦擦,准备和小伙伴们一起“赛车”。

  “这是沈叔叔送我的,骑着跑得可快了。”甜甜完全一副大人的口气,炫耀着她的礼物,虽已骑了半年,车子却仍跟新的一样,包在车梁上的泡泡纸尚未揭去。

  自从有了渴望已久的小自行车,在家人眼里,甜甜好像长大了,变得不再那么忸怩,见人就往身后藏,如今虽戏称她是“疯丫头”,可全家人心里都为她的改变感到美滋滋的。

   不变

  为了女儿的成长,两口子依旧起早贪黑

  说起那辆自行车,张翠平觉得,自从女儿的愿望实现后,简直变了个人,越来越懂事。

  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两口子高兴之余,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老帅依旧每天凌晨2点起床,进菜,赶早市卖菜,回到小区门口支起摊位,风雨无阻。

  每天早上5点多,张翠平准时来到摊位上,给老帅提点儿饭菜,多是稀饭,炒点儿卖剩的菜,加四个馒头,老帅狼吞虎咽后,挨到下午1点多收摊回家。

  “现在每天晚上睡觉时都到十来点了。”张翠平说,晚上得把菜尽量卖完,所以收摊回去晚。

   奋斗

  有力气就饿不死,日子会越过越好

  “我没本事,就是有力气。”张翠平说,想到以后女儿大了开销更大,俩人挣得不够花时,老帅常这么安慰她。

  老帅还常对她说,有力气就饿不死,不怕没饭吃,日子会越过越好。

  这些话,出自没上过学,老实本分的丈夫嘴里,张翠平听起来觉得满腹哲理,从那之后,她再没有说过“以后咋过”之类的话。

  “他好像是个铁人,不喊累也从不生病。”张翠平说,晚上听着老帅的呼噜声,她经常控制不住地泪流满面,为他的辛苦感到心酸。

  去年年底,河南商报报道后,一家人引起了邻居的关注,他们的勤劳让许多人感动。

  张翠平家门前,停着一辆报废的面包车,上面放着别人送的衣服,大人孩子的,一包摞一包。

  “俺俩从来没买过新衣服,都是穿别人送的。”张翠平拉着她穿的一件格子衬衣和大红裤子说,这衣服都崭新崭新的,别人可能都没穿过。

   目标

  供女儿上大学,是两口子今后的梦想

  张翠平记得很清楚,再过几天,就是甜甜5岁生日了,她准备到那天不吃面条了,“改善改善,吃顿火锅。

  自从河南商报报道张翠平一家人的生活和甜甜的梦想后,他们陆续受到了社会上更多人的关注,这些,让全家人心怀感激。

  如今,张翠平很满足,她觉得生活得很幸福,“甜甜慢慢长大了,也越来越懂事,他(丈夫)肯吃苦,我也知足了。

  女儿的梦圆后,张翠平和丈夫有了更大的目标:供女儿上大学。

  除了日常开销,张翠平不敢多花一块钱,她和丈夫有共同的目标。

  “等甜甜考上大学,毕业了,俺俩再享福。”女儿快5岁了,还有近20年的奔波光阴,但在他们看来,有了目标,时间就是“弹指一挥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