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入馔食为“鲜”

28.07.2015  11:37

  近期,有几种非一般的食材“上座率”很高,那就是鸡蛋花、大蕉、凤眼果。之所以称其“非一般”,因其并非餐桌上常见的河鲜海鲜、鸡鹅鸭猪、田园鲜蔬,而是当时得令、独具本土特色的鲜花和果实。

  鸡蛋花,外面乳白色,中心鲜黄色,夏季开花,清香优雅。在广东地区常将鸡蛋花晾干作凉茶饮料,有清热解暑、润肺润喉之效。笔者对鸡蛋花的喜爱源自小时候,那时,外婆家门前种有一棵鸡蛋花,每逢夏季,花朵飘落,便会捡起晒干作凉茶,或采摘鲜鸡蛋花煮粥,闻之清新淡雅,入口软绵香滑。相信这也是许多番禺人的美味记忆。时至今日,除了家常的煮茶煮粥制法,也有一些酒家“标新立异”,用鲜鸡蛋花炒菜,也能给食客耳目一新之感。

  大蕉,以往多作为水果食用。近日,我区一些农庄、酒家就以大蕉入肴。生大蕉剥皮后切成段,与大鱼头一起放入砂锅焖,鱼头嫩滑,大蕉软糯,口感独特。蕉树还有另一宝,那就是蕉蕾。喜运来酒家就出品了蕉蕾粥。将蕉蕾去掉外层的壳,只用中间部分。将蕉蕾切丝,用盐水泡一会儿,然后挤干净水分,以去掉涩味。下米煮粥,烧开后加入蕉蕾丝及元贝、猪骨等,文火煮到粥软烂适中,即成了祛湿润肠解毒的蕉蕾粥。笔者家里就喜用蕉蕾煲猪骨汤,闻说还能做成蕉蕾三丝等菜式。

  凤眼果,本地人都称为“频婆”(又称“苹婆”)。《岭南杂记》中如此描述:“频婆果,如大皂荚,荚内鲜红,子亦如皂荚子。皮紫,肉如栗,其皮有数层,层层剥之,始见肉。”频婆于初夏开花,果实分为四五个分果,外表棕黑色,泛油光,剥去黑色外皮,再剥去淡褐色的皮,便见黄白色种仁的凤眼果肉。凤眼果煨熟的味道如栗子,其味微甜而香、肉爽多汁的口感比栗子更胜一筹。每年7~8月是苹婆的收获期,有人自家种了,吃不完就送人或拿到市场上卖。凤眼果焖鸡(鸭)、凤眼果烧肉等,是许多家庭“煮妇”的“拿手菜”,近年也成了许多酒家的夏令菜式。

  能入馔“登台”的鲜花和果实,当然不止上述几种。木棉花可煲茶煮粥,荔枝更“多才多艺”被制成“红云宴”,菠萝生炒骨,芒果炒牛柳等等,不一而足。

  花果入馔,旧时皆因物资匮乏而物尽其用,得以入肴;今日则是在怀旧中寻找新意,被重新“戏重”。能入馔的鲜花和果实,都能看出一个特点“鲜”,因其往往是房前屋后种植的花果,一开花结果,便能“顺手拈来”。从树上到餐桌,几乎是零运输零储存,最多也只是经短途运输、半天储存,且开花结果有时间限定,所以食材“鲜”味道更“鲜”。这又暗合了番禺饮食文化中“不时不食”的原则。(李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