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需要“厂房”和“集市”—河南的“798”

30.06.2014  14:05

有人说,到北京一定要看三个地方,长城、故宫和“798”艺术区。去长城、故宫是看传统,看伟岸天朝的历史背影;而去“798”是看当代文化,看这个时代的、正在发展的中国。

那么,当人们来到河南,除了少林寺、龙门石窟等历史遗迹,是否也应该看到属于当代河南的、充满鲜活气息的文化表达?业内人士呼吁,现在已到了“艺术园区”该出现的时机,为艺术家打造“厂房”,为消费者提供“集市”,为城市印制一张“文化名片”。

 

艺术品生产需要“厂房”给艺术家自由创作的环境与公平机会

文化日益被重视,艺术在自然地生长,然而大多数艺术家目前的生存状况却令人堪忧,缺乏基本的适合创作的环境和公平呈现的机会。毕竟,受市场热捧的艺术家在极少数,大部分艺术家处在困苦“边缘”的境地。

一澈艺术”研究机构总监、独立策展人、评论家施小安女士认为,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时候需要有相应的文化形态,这就是当代文化,当代艺术只是其中的一支……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水平不错的当代艺术家还有很多,然而“冒出来”的不过是庞大冰山的一角。就像当年的“超女”,只差几分,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红了,后面许许多多水平也不错的歌手,再无出头之日。

那些潜藏在水面下的艺术家们,也许并不缺才情和努力,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些土壤和机会。施小安表示:“我们真正该做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作为艺术家,首先要找到一种适合创作的生活方式,然后才谈得上是不是有天赋,是不是有机遇,是不是运气好,等等。”许多艺术家的生存条件很艰难,没有创作空间,河南亟须一个“艺术园区”,让艺术家付出低廉的租金便可以安心自由地创作和生活。也就是说,具备基本的生存环境是艺术创作的条件之一。

施小安用“厂房”做比喻:“和所有商品一样,艺术的生产也需要厂房。”“厂房”要和日常生活空间分开来,艺术家在这里潜心投入,不被打扰,抡开来画,沉浸在创作痴迷的状态里,能够自然舒展真诚地表达,好作品才有可能出现。艺术园区便是这样的“厂房”,它给予艺术家和他的作品一个多元表达自由生长的空间,同时,园区的美术馆可以提供展览交流等形式,对艺术家及作品展开推广。施小安说,策展人需要“良知、公正、眼光和胸怀”。把真正好的作品呈现出来,由市场选择。

 

艺术“集市”培养公众“艺术消费”习惯

当社会物质消费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便会开始注重精神消费。目前,艺术品消费的主要渠道是拍卖行和画廊,但它们多是“随行就市”,关注有一定名气的艺术家;大批有才气而没有名气的画家的作品在市场上根本看不到,这种“失衡”的状态反映在方方面面。面对艺术的诟病,艺术园区的作用此时便显现出来——它不仅是艺术家的“厂房”,也是藏家、消费者挑选艺术品的“集市”。在这里,知名或不知名的艺术家会呈现出不同风格的作品,公众可以有多种多样的选择,由自己来判断什么是好的艺术品。

其实,人们对艺术消费的需求量相当大,只是很多人找不到合适的购买途径,当公众可以像逛商场一样逛艺术园区,他们会慢慢形成消费艺术的习惯。有实力的藏家,可以去消费何家英等艺术家的作品;工薪阶层,也能花几千元买一件自己喜欢的普通艺术家的作品。

施小安建议,“可以通过专家指导或完全凭个人兴趣做一个收藏计划,比如年薪10万元,每年拿出1万元来做艺术品收藏,就像每年添几件新衣服一样,买上几件喜欢的艺术品,10年下来就可以积累一批好东西。”它们可以给你的生活增添光彩,使精神更愉悦,心态更平静,艺术欣赏和收藏,有助整个社会生活品质的提升。

 

河南艺术园区萌芽政府、企业应支持

如今,艺术区遍布全球各地,甚至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纽约SOHO艺术区,洛杉矶酿酒厂艺术村,亚历山大鱼雷工厂艺术中心,巴黎左岸艺术区,首尔Heyri艺术谷,米兰托尔托纳创意区,北京宋庄、“798”艺术区,上海M50创意园,成都蓝顶当代艺术基地……

相比之下,历史底蕴深厚的河南似乎更重视传统文化的推广,对于当代艺术缺乏关注,目前,河南还没有一个真正的艺术园区。许多人对河南的印象就是“”,其实,河南也有一批优秀的当代艺术家,时尚的艺术园区也正在酝酿和萌芽。二砂(原白鸽集团厂区)文化创意产业园、黄河之畔百汇地、高速发展的航空港区等地,都有机构和开发商正在筹划建设艺术园区。

施小安认为:“一个尊重创造和创造价值的时代才是一个文明进步的时代。现在一些企业家开始有这种意识,愿意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使艺术园区成为帮助更多人心灵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当然,建设艺术园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有合理的规划和配套设施,包括学术团队、美术馆、画廊、艺术家工作室、餐饮、生活超市、园林绿化、管理团队等。

业界呼吁,在郑州建设起中国乃至国际一流专业水准的文化艺术园区应当提上日程。希望政府支持艺术园区的发展,给予优惠的政策和经费,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社会资本也应该更多地投入到文化产业,拥有金钱的企业不是时代的标杆,拥有文化的企业才是未来的方向,况且,文化转换后的价值也是巨大的。对文化艺术发展做出贡献的企业和机构将写进这个城市的文化发展史,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