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神盾舰西太训练24小时揭秘 女兵贴面膜 (图)

04.08.2015  16:22

七月,西太平洋,长春舰深入大洋3000多海里。早上6点,长春舰在朝霞中划开平静的洋面,一路向东,驶向太平洋深处。太平洋的英文全称是“Pacific Ocean”,直译成中文就是“和平的海洋、温和的海洋”。中国海军为守卫和平而来。 ...


七月,西太平洋,长春舰深入大洋3000多海里。早上6点,长春舰在朝霞中划开平静的洋面,一路向东,驶向太平洋深处。太平洋的英文全称是“Pacific Ocean”,直译成中文就是“和平的海洋、温和的海洋”。中国海军为守卫和平而来。 凌晨1点,长春舰在璀璨的星空下低速航行。在晃动的飞行甲板上仰望星空,一副现实版的“银河战舰”缓缓地展现在记者眼前。 凌晨2点,驾驶室内,航行值更官、操舵兵、导航兵、信号兵、车钟手、瞭望更在微弱的灯光下,驾驶舰艇平稳向前。航行值更官张铭诚说,夜间航行光线不足,视界受阻,而且人员易疲劳,安全风险比白天更大。 凌晨3点,对空导弹班长罗卫兴在洗热水澡。一个热水澡让他尽消紧张的武备值班带来的疲惫,快速入睡。罗卫兴说,长春舰每天可以海水淡化40多吨,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供应热水。 凌晨4点,舰政委廖祥权带着热咖啡和饼干来到海图室,慰问值更的副航海长陈彦。舰艇离码头后,每日凌晨4点的政工干部送温暖活动是这个支队雷打不动的制度。廖祥权说,夜幕之下,有时候一杯热咖啡的温度,能暖一船人。 凌晨5点,炊事兵、上士孙泽明和战友们在揉面,准备制作烤面包。长春舰新增的多功能烤箱、烙饼机、豆芽机等新的厨房设备,为炊事班制作多样化的饭菜提供了便利。 早晨7点,长春舰正在逐步接近巢湖舰,副航海长何坊使用六分仪实时测量两舰的横向距离。虽然已有许多更为先进的手段可以测量舰艇间距,但传统的六分仪测量依然不可替代。 上午8点,进行航行横向补给的长春舰和综合补给舰巢湖舰顺利完成加油探头的对接。随着远海训练的常态化开展,远海油水补给早已司空见惯。海上补给能使舰艇编队可以走得更远,提升远海作战能力。 上午9点,两名信号兵在烈日下升信号旗。通过信号旗传递编队战术指令,虽然方法传统,但快捷隐蔽,在复杂敌情威胁下能有效减少编队电磁信号泄露。此次任务,长春舰在全程训练信息化条件下远海作战能力的同时,对于传统手段的训练同样没有放松。 上午10点,远海训练编队指挥员、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卢飞云支队长指挥即将开展的实际使用武器训练。远海训练的常态化开展让海上指挥所越来越精简,此次任务指挥所只有不到10人,平均年龄不到36岁。 上午11点,副通信长、毕业仅一年的女干部施白雪在舰艇对抗演练中。此次演练注重提升在远海条件下的指挥信息系统运用能力,使兵种力量通联顺畅,海上态势清晰明了,为更加贴近实战的临机指挥训练打下了基础。 中午12点,圆满完成射击任务的长春舰弥漫在硝烟之中。远海训练中实际使用武器是“保留项目”,既是检验装备在远航条件下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更是中国海军自信心日益增强的体现。 下午1点,长春舰舰载反潜直升机在吊放声纳作业。针对远海开展反潜训练水文资料缺乏、气象保障困难等特点,连续组织直升机开展反潜训练,进一步摸清直升机反潜装备在远海条件下的性能底数,有效提升了陌生海区的反潜能力。 下午2点,长春舰吊放小艇,准备送人换乘至常州舰。编队远海训练,除了信息系统通畅外,舰艇之间的人员换乘也越来越频繁。战士们戏说现在搭直升机和小艇就像搭公交车一样简单。 下午3点,远海训练编队进行编队运动课目演练。在大洋上摆出各种队形、划出绚丽的航迹是海军的特权和骄傲,现在看来虽然礼节性质比较浓重,但也是对值更官精确操纵舰艇能力的极大锻炼。 下午4点,主炮兵马天丰在跑步机上大汗淋漓。随着远海训练任务的常态化开展,新型舰艇为提升官兵的体能素质,都开设了专门的健身房,并迅速成为官兵们最喜欢去的地方。 下午5点,电子对抗兵李文华和战友们一起吃完饭。经过4个小时的高强度值班,他的胃口特别好。李文华介绍说,舰艇远航时的晚餐是自助餐,有五菜一汤加水果,与在岸上时区别不大。 晚上6点,两架舰载直升机在暮色中升空,开始进行夜间着舰训练。东海舰队某直升机团充分利用远海训练机会锻炼年轻飞行员,此次任务共完成昼间直升机着舰训练435次,夜间直升机着舰训练292次。 晚上7点,6名没有值班任务的官兵在餐厅打牌娱乐。晚饭后的时间往往是官兵们难得的轻松时刻,甲板散步、图书室看书、健身房运动、餐厅打牌构成了远海休闲的主要方式。 晚上8点,最后一架夜训的舰载直升机划出优美的弧线顺利着舰。直升机远海夜间着舰目测困难,人员反应相对迟缓,对飞行员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都是一种考验。此次高强度夜间着舰训练有效提升远海全天候反潜作战能力。 晚上9点,帆缆兵、21岁的江梦茜用省下的黄瓜来做面膜。作为长春舰历史上第一位女帆缆兵,她在“脏、累、晒”的帆缆岗位上与男兵“一争高下”。烈日晒黑了她的脸颊,但却并未荒芜了她的爱美之心。 晚上10点,电工兵彭银在检查舰艇电站的运行参数。作为舰艇的电力心脏,这里为全舰的武器装备供电、配电。彭银笑着说,他们电工兵是在“用1500转的激情、50赫兹的梦想,传递380伏的正能量”。 晚上11点,声纳兵焦宗才在进行水下噪音辨识。他每天要听音6-8小时,并且要从这些杂音中分辨出商船、军舰、海豚、鲸鱼。面对记者是否太辛苦的疑问,焦宗才只是淡淡的说道,习惯了就好。 晚上12点,推进柴油机班长长窦吉超对柴油机进行“听诊”巡查。在温度达40摄氏度、噪音达120分贝以上的机舱,他每小时要巡查一遍。窦吉超说,他们机电部门实行三更制,每人每天要在机舱值班8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