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壮小伙自主研发化妆品 朋友圈里半年挖金30多万

02.04.2015  14:06

  兰蔻、雅诗兰黛、香奈尔、迪奥……提起化妆品,南京大学博士生王丹亮如数家珍,这位看上去“五大三粗”的小伙子可是化妆品方面的专家。不仅研究,他还有自主研发的化妆品品牌和产品,通过微信营销,短短半年,在朋友圈挖金30多万。

  王丹亮本科时期学的是化工,那时候的他对化妆品就很感兴趣。“我非常好奇,那么一小瓶玩意,到底为什么会卖那么贵?”没事的时候,他就跑到各个商场,去看化妆品的销售,借机了解化妆品相关的各种信息。

  不过,穷学生买不起高档化妆品,只能问那些“土豪”的女同学要一点,到实验室去研究它们的特点,分析它们的成份。研究生阶段,王丹亮依然选择了化工,研究方向是“香料和化学原料”,按照他自己的话,“和化妆品就是一步之遥”。

  长期的兴趣,加上专业的知识,让他萌生了自主研发化妆品的念头。选原料、配比、合成……在实验室,王丹亮常常一呆就是几天,反复试验。

  2011年初,硕士研究生的他小试牛刀,先做出了一款手工香皂,在同学朋友中间试用后效果非常好。接着,他便一鼓作气又研发了精油、精华液、面膜3款产品。因为在修护受损DNA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生产工艺对天然成分破坏更少、用料在加工过程中提纯更高,几款产品一共获得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

  去年5月,王丹亮参加了“南京市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比赛,他的《基因修护和抗皱防衰原液的产业化》项目获得了大赛一等奖,组委会奖励了20万元。他用这笔钱启动了自己的创业项目,并于去年5月正式在栖霞区紫东国际创意园成立了南京时光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化妆品的利润可观,但要打响品牌,前期投入非常大,王丹亮想到了时下热门的微信朋友圈。

  “一是朋友圈中,大家之间的信任度不错,二是可以收集客户对产品的建议,建立大数据。”王丹亮说,当初在试用产品时,他的女同学们从产品性能到包装,给他提了各种各样的建议,比如,滋润度还差点火候、味道不是她们想要的、瓶子拿起来手感不好、精华液里面的滴管设计有问题等等,“我可以大数据中发现频次较高的建议,从而更好地改进产品。”

  这种全新的销售方式让取得了不错的业绩,短短半年的时间,在微信朋友圈挖金30多万。

  “现在公司最缺的是人才。公司才起步,规模不大,招聘信息发布到网上关注度也低。”王丹亮雄心勃勃,除了朋友圈,他还要扩大商品销售渠道,“希望对营销感兴趣的小伙伴加入我们的创业队伍。”

  记者谈洁本报实习生高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