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脑瘫患儿到哈佛硕士 母爱奇迹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06.11.2017  11:22

面对面 | 从脑瘫患儿到哈佛硕士 母爱奇迹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2017年8月,从哈佛大学以优异成绩拿到法律硕士学位,并参加完美国司法考试的丁丁,回到湖北武汉家中。十年前,2007年,丁丁以660分的高分从湖北考入北京大学,之后获得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硕士学位,对任何一个年轻人来说,这都是值得骄傲的成绩。

曾经的脑瘫患儿,如今从北大毕业,又成为哈佛大学的研究生,进而走向社会,不可思议的奇迹背后,单亲妈妈如何携子步步闯关?

记者: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如果作为一个母亲,自己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绝大多数人不大愿意对外面讲?

邹翃燕:对。

记者:为什么你愿意跟别人讲?

邹翃燕:我原来就觉得可能是个案,后来2007年儿子高考之后,陆陆续续有一些身边的朋友知道我们的情况,那么我就发现不是一个两个,是一群,后来我就跟儿子商量,我说我最近接待了一些这样的家长,我特别心疼他们,他们做了努力,做了治疗,可是放弃了,非常可惜,我说能不能我们把自己的故事,通过媒体告诉大家,我们给这些家庭给这些孩子,给这些家长一点鼓励一点支持一点信心,让他们能够坚持下去。

记者:孩子怎么说?

邹翃燕:答应了。

邹翃燕,丁丁的妈妈。在媒体的报道中,有人把她的爱形容为“母爱如山”。而故事的开端,则是她在丁丁刚刚出生后,所做的选择。

记者:医生怎么说?

邹翃燕:医生说颅内出血了,宫内窒息颅内出血。

记者:给出方案来了吗?

邹翃燕:让我放弃,当时有两个特危病床,我儿子是特危一号,医生说你放弃吧,他说拔掉输氧管,几分钟就解决了,你看你还年轻,你生一个健康宝宝,你留下他,这个孩子要么痴呆要么瘫痪,他总会占一头。

1988年7月,医疗事故造成还未出生的丁丁在子宫内窒息,由于丁丁太小,无法用CT监测其颅内出血部位,但医生确认丁丁是一个脑瘫患儿,并连续发出了5个病危通知书。在弱小的婴儿和年轻的母亲面前,医生给出了基于理性的建议。